ZHCU948B September   2020  – May 2022 BQ76952

 

  1.   使用前必读
    1.     电池表示法约定
    2.     商标
    3.     术语表
  2. 引言
  3. 器件描述
    1. 2.1 概述
    2. 2.2 功能方框图
  4. 器件配置
    1. 3.1 直接命令和子命令
    2. 3.2 使用 OTP 或寄存器进行配置
    3. 3.3 数据格式
      1. 3.3.1 无符号整数
      2. 3.3.2 整数
      3. 3.3.3 浮点
      4. 3.3.4 十六进制
  5. 测量子系统
    1. 4.1  电压测量
      1. 4.1.1 电压测量时间表
      2. 4.1.2 电芯与互连的 VC 引脚的使用情况
      3. 4.1.3 电芯互连电阻
    2. 4.2  通用的 ADCIN 功能
    3. 4.3  库仑计数器和数字滤波器
    4. 4.4  同步电压和电流测量
    5. 4.5  子命令 0x0071–0x0074 DASTATUS1-4()、电芯电压和同步电流计数
    6. 4.6  子命令 0x0075–0x0077 DASTATUS5–7()、其他测量值
    7. 4.7  内部温度测量
    8. 4.8  热敏电阻温度测量
    9. 4.9  电压 ADC 的出厂修整
    10. 4.10 电压校准(ADC 测量)
    11. 4.11 电压校准(COV 保护和 CUV 保护)
    12. 4.12 电流校准
    13. 4.13 温度校准
  6. 初级和次级保护子系统
    1. 5.1 保护概述
    2. 5.2 初级保护
      1. 5.2.1  初级保护概述
      2. 5.2.2  高侧 NFET 驱动器
      3. 5.2.3  保护 FET 配置和控制
        1. 5.2.3.1 FET 配置
        2. 5.2.3.2 FET 控制
          1. 5.2.3.2.1 PRECHARGE 模式
          2. 5.2.3.2.2 PREDISCHARGE 模式
      4. 5.2.4  电芯过压保护
      5. 5.2.5  电芯欠压保护
      6. 5.2.6  放电短路保护
      7. 5.2.7  充电过流保护
      8. 5.2.8  放电过流 1、2 和 3 保护
      9. 5.2.9  充电过热保护
      10. 5.2.10 放电过热保护
      11. 5.2.11 过热 FET 保护
      12. 5.2.12 内部过温保护
      13. 5.2.13 充电低温保护
      14. 5.2.14 放电低温保护
      15. 5.2.15 内部欠温保护
      16. 5.2.16 主机看门狗保护
      17. 5.2.17 预充电超时保护
      18. 5.2.18 负载检测功能
    3. 5.3 次级保护
      1. 5.3.1  次级保护概述
      2. 5.3.2  铜沉积 (CUDEP) 永久失效
      3. 5.3.3  欠压安全 (SUV) 永久失效
      4. 5.3.4  过压安全 (SOV) 永久失效
      5. 5.3.5  充电过流安全 (SOCC) 永久失效
      6. 5.3.6  放电过流安全 (SOCD) 永久失效
      7. 5.3.7  电芯过热安全 (SOT) 永久失效
      8. 5.3.8  FET 过热安全 (SOTF) 永久失效
      9. 5.3.9  充电 FET (CFETF) 永久失效
      10. 5.3.10 放电 FET (DFETF) 永久失效
      11. 5.3.11 二级保护器 (2LVL) 永久失效
      12. 5.3.12 静止模式电压不平衡 (VIMR) 永久失效
      13. 5.3.13 运行时电压不平衡 (VIMA) 永久失效
      14. 5.3.14 放电短路锁存永久失效
      15. 5.3.15 OTP 存储器签名永久失效
      16. 5.3.16 数据 ROM 存储器签名永久失效
      17. 5.3.17 指令 ROM 存储器签名永久失效
      18. 5.3.18 LFO 振荡器永久失效
      19. 5.3.19 电压基准永久失效
      20. 5.3.20 VSS 永久失效
      21. 5.3.21 保护比较器多路复用器永久失效
      22. 5.3.22 命令的永久失效
      23. 5.3.23 电池组顶部电压测量检查
      24. 5.3.24 电芯开路
  7. 器件状态和控制
    1. 6.1 0x00 Control Status() 和 0x12 Battery Status() 命令
    2. 6.2 0x0070 MANU_DATA() 命令
    3. 6.3 LDO
      1. 6.3.1 前置稳压器控制
      2. 6.3.2 REG1 和 REG2 LDO 控制
    4. 6.4 多功能引脚控制
    5. 6.5 CFETOFF、DFETOFF 和 BOTHOFF 引脚功能
    6. 6.6 ALERT 引脚运行
    7. 6.7 DDSG 和 DCHG 引脚运行
    8. 6.8 保险丝驱动
    9. 6.9 器件事件时序
  8. 工作模式
    1. 7.1 概述
    2. 7.2 NORMAL 模式
    3. 7.3 SLEEP 模式
    4. 7.4 DEEPSLEEP 模式
    5. 7.5 SHUTDOWN 模式
    6. 7.6 CONFIG_UPDATE 模式
  9. 器件安全性
    1. 8.1 概述
  10. 串行通信接口
    1. 9.1 串行通信概述
    2. 9.2 I2C 通信子系统
    3. 9.3 SPI 通信接口
      1. 9.3.1 SPI 协议
    4. 9.4 HDQ 通信接口
  11. 10电池平衡
    1. 10.1 电芯平衡操作
    2. 10.2 电芯平衡时序
  12. 11诊断
    1. 11.1 诊断概述
    2. 11.2 VREF2 与 VREF1 检查
    3. 11.3 VSS 测量
    4. 11.4 电池组顶部电压测量检查
    5. 11.5 LFO 振荡器监控器
    6. 11.6 保护比较器多路复用器检查
    7. 11.7 内部看门狗复位
    8. 11.8 内部存储器检查
  13. 12命令和子命令
    1. 12.1 直接命令
    2. 12.2 直接命令的位字段定义
      1. 12.2.1  控制状态寄存器
      2. 12.2.2  Safety Alert A 寄存器
      3. 12.2.3  Safety Status A 寄存器
      4. 12.2.4  Safety Alert B 寄存器
      5. 12.2.5  Safety Status B 寄存器
      6. 12.2.6  Safety Alert C 寄存器
      7. 12.2.7  Safety Status C 寄存器
      8. 12.2.8  PF Alert A 寄存器
      9. 12.2.9  PF Status A 寄存器
      10. 12.2.10 PF Alert B 寄存器
      11. 12.2.11 PF Status B 寄存器
      12. 12.2.12 PF Alert C 寄存器
      13. 12.2.13 PF Status C 寄存器
      14. 12.2.14 PF Alert D 寄存器
      15. 12.2.15 PF Status D 寄存器
      16. 12.2.16 电池状态寄存器
      17. 12.2.17 警报状态寄存器
      18. 12.2.18 警报原始状态寄存器
      19. 12.2.19 警报使能寄存器
      20. 12.2.20 FET 状态寄存器
    3. 12.3 仅限命令的子命令
    4. 12.4 带数据的子命令
    5. 12.5 子命令的位字段定义
      1. 12.5.1 PF Status A 寄存器
      2. 12.5.2 PF Status B 寄存器
      3. 12.5.3 PF Status C 寄存器
      4. 12.5.4 PF Status D 寄存器
      5. 12.5.5 制造状态寄存器
      6. 12.5.6 FET 控制寄存器
      7. 12.5.7 REG12 控制寄存器
      8. 12.5.8 OTP 写入检查结果寄存器
      9. 12.5.9 OTP 写入结果寄存器
  14. 13数据存储器设置
    1. 13.1 数据存储器访问
    2. 13.2 校准
      1. 13.2.1  Calibration:Voltage
        1. 13.2.1.1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 Gain
        2. 13.2.1.2  Calibration:Voltage:Cell 2 Gain
        3. 13.2.1.3  Calibration:Voltage:Cell 3 Gain
        4. 13.2.1.4  Calibration:Voltage:Cell 4 Gain
        5. 13.2.1.5  Calibration:Voltage:Cell 5 Gain
        6. 13.2.1.6  Calibration:Voltage:Cell 6 Gain
        7. 13.2.1.7  Calibration:Voltage:Cell 7 Gain
        8. 13.2.1.8  Calibration:Voltage:Cell 8 Gain
        9. 13.2.1.9  Calibration:Voltage:Cell 9 Gain
        10. 13.2.1.10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0 Gain
        11. 13.2.1.11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1 Gain
        12. 13.2.1.12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2 Gain
        13. 13.2.1.13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3 Gain
        14. 13.2.1.14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4 Gain
        15. 13.2.1.15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5 Gain
        16. 13.2.1.16 Calibration:Voltage:Cell 16 Gain
        17. 13.2.1.17 Calibration:Voltage:Pack Gain
        18. 13.2.1.18 Calibration:Voltage:TOS Gain
        19. 13.2.1.19 Calibration:Voltage:LD Gain
        20. 13.2.1.20 Calibration:Voltage:ADC Gain
      2. 13.2.2  Calibration:Current
        1. 13.2.2.1 Calibration:Current:CC Gain
        2. 13.2.2.2 Calibration:Current:Capacity Gain
      3. 13.2.3  Calibration:Vcell Offset
        1. 13.2.3.1 Calibration:Vcell Offset:Vcell Offset
      4. 13.2.4  Calibration:V Divider Offset
        1. 13.2.4.1 Calibration:V Divider Offset:Vdiv Offset
      5. 13.2.5  Calibration:Current Offset
        1. 13.2.5.1 Calibration:Current Offset:Coulomb Counter Offset Samples
        2. 13.2.5.2 Calibration:Current Offset:Board Offset
      6. 13.2.6  Calibration:Temperature
        1. 13.2.6.1  Calibration:Temperature:Internal Temp Offset
        2. 13.2.6.2  Calibration:Temperature:CFETOFF Temp Offset
        3. 13.2.6.3  Calibration:Temperature:DFETOFF Temp Offset
        4. 13.2.6.4  Calibration:Temperature:ALERT Temp Offset
        5. 13.2.6.5  Calibration:Temperature:TS1 Temp Offset
        6. 13.2.6.6  Calibration:Temperature:TS2 Temp Offset
        7. 13.2.6.7  Calibration:Temperature:TS3 Temp Offset
        8. 13.2.6.8  Calibration:Temperature:HDQ Temp Offset
        9. 13.2.6.9  Calibration:Temperature:DCHG Temp Offset
        10. 13.2.6.10 Calibration:Temperature:DDSG Temp Offset
      7. 13.2.7  Calibration:Internal Temp Model
        1. 13.2.7.1 Calibration:Internal Temp Model:Int Gain
        2. 13.2.7.2 Calibration:Internal Temp Model:Int base offset
        3. 13.2.7.3 Calibration:Internal Temp Model:Int Maximum AD
        4. 13.2.7.4 Calibration:Internal Temp Model:Int Maximum Temp
      8. 13.2.8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
        1. 13.2.8.1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1
        2. 13.2.8.2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2
        3. 13.2.8.3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3
        4. 13.2.8.4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4
        5. 13.2.8.5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5
        6. 13.2.8.6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1
        7. 13.2.8.7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2
        8. 13.2.8.8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3
        9. 13.2.8.9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4
        10. 13.2.8.10 Calibration:18K Temperature Model:Adc0
      9. 13.2.9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
        1. 13.2.9.1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1
        2. 13.2.9.2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2
        3. 13.2.9.3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3
        4. 13.2.9.4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4
        5. 13.2.9.5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5
        6. 13.2.9.6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1
        7. 13.2.9.7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2
        8. 13.2.9.8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3
        9. 13.2.9.9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4
        10. 13.2.9.10 Calibration:180K Temperature Model:Adc0
      10. 13.2.10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
        1. 13.2.10.1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1
        2. 13.2.10.2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2
        3. 13.2.10.3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3
        4. 13.2.10.4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4
        5. 13.2.10.5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a5
        6. 13.2.10.6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1
        7. 13.2.10.7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2
        8. 13.2.10.8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3
        9. 13.2.10.9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Coeff b4
        10. 13.2.10.10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Rc0
        11. 13.2.10.11 Calibration:Custom Temperature Model:Adc0
      11. 13.2.11 Calibration:Current Deadband
        1. 13.2.11.1 Calibration:Current Deadband:Coulomb Counter Deadband
      12. 13.2.12 Calibration:CUV
        1. 13.2.12.1 Calibration:CUV:CUV Threshold Override
      13. 13.2.13 Calibration:COV
        1. 13.2.13.1 Calibration:COV:COV Threshold Override
    3. 13.3 设置
      1. 13.3.1  Settings:Fuse
        1. 13.3.1.1 Settings:Fuse:Min Blow Fuse Voltage
        2. 13.3.1.2 Settings:Fuse:Fuse Blow Timeout
      2. 13.3.2  Settings:Configuration
        1. 13.3.2.1  Settings:Configuration:Power Config
        2. 13.3.2.2  Settings:Configuration:REG12 Config
        3. 13.3.2.3  Settings:Configuration:REG0 Config
        4. 13.3.2.4  Settings:Configuration:HWD Regulator Options
        5. 13.3.2.5  Settings:Configuration:Comm Type
        6. 13.3.2.6  Settings:Configuration:I2C Address
        7. 13.3.2.7  Settings:Configuration:SPI Configuration
        8. 13.3.2.8  Settings:Configuration:Comm Idle Time
        9. 13.3.2.9  Settings:Configuration:CFETOFF Pin Config
        10. 13.3.2.10 Settings:Configuration:DFETOFF Pin Config
        11. 13.3.2.11 Settings:Configuration:ALERT Pin Config
        12. 13.3.2.12 Settings:Configuration:TS1 Config
        13. 13.3.2.13 Settings:Configuration:TS2 Config
        14. 13.3.2.14 Settings:Configuration:TS3 Config
        15. 13.3.2.15 Settings:Configuration:HDQ Pin Config
        16. 13.3.2.16 Settings:Configuration:DCHG Pin Config
        17. 13.3.2.17 Settings:Configuration:DDSG Pin Config
        18. 13.3.2.18 Settings:Configuration:DA Configuration
        19. 13.3.2.19 Settings:Configuration:Vcell Mode
        20. 13.3.2.20 Settings:Configuration:CC3 Samples
      3. 13.3.3  Settings:Protection
        1. 13.3.3.1  Settings:Protection: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2. 13.3.3.2  Settings:Protection:Enabled Protections A
        3. 13.3.3.3  Settings:Protection:Enabled Protections B
        4. 13.3.3.4  Settings:Protection:Enabled Protections C
        5. 13.3.3.5  Settings:Protection:CHG FET Protections A
        6. 13.3.3.6  Settings:Protection:CHG FET Protections B
        7. 13.3.3.7  Settings:Protection:CHG FET Protections C
        8. 13.3.3.8  Settings:Protection:DSG FET Protections A
        9. 13.3.3.9  Settings:Protection:DSG FET Protections B
        10. 13.3.3.10 Settings:Protection:DSG FET Protections C
        11. 13.3.3.11 Settings:Protection:Body Diode Threshold
      4. 13.3.4  Settings:Alarm
        1. 13.3.4.1 Settings:Alarm:Default Alarm Mask
        2. 13.3.4.2 Settings:Alarm:SF Alert Mask A
        3. 13.3.4.3 Settings:Alarm:SF Alert Mask B
        4. 13.3.4.4 Settings:Alarm:SF Alert Mask C
        5. 13.3.4.5 Settings:Alarm:PF Alert Mask A
        6. 13.3.4.6 Settings:Alarm:PF Alert Mask B
        7. 13.3.4.7 Settings:Alarm:PF Alert Mask C
        8. 13.3.4.8 Settings:Alarm:PF Alert Mask D
      5. 13.3.5  Settings:Permanent Failure
        1. 13.3.5.1 Settings:Permanent Failure:Enabled PF A
        2. 13.3.5.2 Settings:Permanent Failure:Enabled PF B
        3. 13.3.5.3 Settings:Permanent Failure:Enabled PF C
        4. 13.3.5.4 Settings:Permanent Failure:Enabled PF D
      6. 13.3.6  Settings:FET
        1. 13.3.6.1 Settings:FET:FET Options
        2. 13.3.6.2 Settings:FET:Chg Pump Control
        3. 13.3.6.3 Settings:FET:Precharge Start Voltage
        4. 13.3.6.4 Settings:FET:Precharge Stop Voltage
        5. 13.3.6.5 Settings:FET:Predischarge Timeout
        6. 13.3.6.6 Settings:FET:Predischarge Stop Delta
      7. 13.3.7  Settings:Current Thresholds
        1. 13.3.7.1 Settings:Current Thresholds:Dsg Current Threshold
        2. 13.3.7.2 Settings:Current Thresholds:Chg Current Threshold
      8. 13.3.8  Settings:Cell Open-Wire
        1. 13.3.8.1 Settings:Cell Open-Wire:Check Time
      9. 13.3.9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
        1. 13.3.9.1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 Interconnect
        2. 13.3.9.2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2 Interconnect
        3. 13.3.9.3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3 Interconnect
        4. 13.3.9.4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4 Interconnect
        5. 13.3.9.5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5 Interconnect
        6. 13.3.9.6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6 Interconnect
        7. 13.3.9.7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7 Interconnect
        8. 13.3.9.8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8 Interconnect
        9. 13.3.9.9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9 Interconnect
        10. 13.3.9.10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0 Interconnect
        11. 13.3.9.11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1 Interconnect
        12. 13.3.9.12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2 Interconnect
        13. 13.3.9.13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3 Interconnect
        14. 13.3.9.14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4 Interconnect
        15. 13.3.9.15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5 Interconnect
        16. 13.3.9.16 Settings:Interconnect Resistances:Cell 16 Interconnect
      10. 13.3.10 Settings:Manufacturing
        1. 13.3.10.1 Settings:Manufacturing:Mfg Status Init
      11. 13.3.11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
        1. 13.3.11.1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Balancing Configuration
        2. 13.3.11.2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Min Cell Temp
        3. 13.3.11.3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Max Cell Temp
        4. 13.3.11.4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Max Internal Temp
        5. 13.3.11.5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Interval
        6. 13.3.11.6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Max Cells
        7. 13.3.11.7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Min Cell V (Charge)
        8. 13.3.11.8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Min Delta (Charge)
        9. 13.3.11.9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Stop Delta (Charge)
        10. 13.3.11.10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Min Cell V (Relax)
        11. 13.3.11.11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Min Delta (Relax)
        12. 13.3.11.12 Settings:Cell Balancing Config:Cell Balance Stop Delta (Relax)
    4. 13.4 功率
      1. 13.4.1 Power:Shutdown
        1. 13.4.1.1 Power:Shutdown:Shutdown Cell Voltage
        2. 13.4.1.2 Power:Shutdown:Shutdown Stack Voltage
        3. 13.4.1.3 Power:Shutdown:Low V Shutdown Delay
        4. 13.4.1.4 Power:Shutdown:Shutdown Temperature
        5. 13.4.1.5 Power:Shutdown:Shutdown Temperature Delay
        6. 13.4.1.6 Power:Shutdown:FET Off Delay
        7. 13.4.1.7 Power:Shutdown:Shutdown Command Delay
        8. 13.4.1.8 Power:Shutdown:Auto Shutdown Time
        9. 13.4.1.9 Power:Shutdown:RAM Fail Shutdown Time
      2. 13.4.2 Power:Sleep
        1. 13.4.2.1 Power:Sleep:Sleep Current
        2. 13.4.2.2 Power:Sleep:Voltage Time
        3. 13.4.2.3 Power:Sleep:Wake Comparator Current
        4. 13.4.2.4 Power:Sleep:Sleep Hysteresis Time
        5. 13.4.2.5 Power:Sleep:Sleep Charger Voltage Threshold
        6. 13.4.2.6 Power:Sleep:Sleep Charger PACK-TOS Delta
    5. 13.5 系统数据
      1. 13.5.1 System Data:Integrity
        1. 13.5.1.1 System Data:Integrity:Config RAM Signature
    6. 13.6 保护功能
      1. 13.6.1  Protections:CUV
        1. 13.6.1.1 Protections:CUV:Threshold
        2. 13.6.1.2 Protections:CUV:Delay
        3. 13.6.1.3 Protections:CUV:Recovery Hysteresis
      2. 13.6.2  Protections:COV
        1. 13.6.2.1 Protections:COV:Threshold
        2. 13.6.2.2 Protections:COV:Delay
        3. 13.6.2.3 Protections:COV:Recovery Hysteresis
      3. 13.6.3  Protections:COVL
        1. 13.6.3.1 Protections:COVL:Latch Limit
        2. 13.6.3.2 Protections:COVL:Counter Dec Delay
        3. 13.6.3.3 Protections:COVL:Recovery Time
      4. 13.6.4  Protections:OCC
        1. 13.6.4.1 Protections:OCC:Threshold
        2. 13.6.4.2 Protections:OCC:Delay
        3. 13.6.4.3 Protections:OCC:Recovery Threshold
        4. 13.6.4.4 Protections:OCC:PACK-TOS Delta
      5. 13.6.5  Protections:OCD1
        1. 13.6.5.1 Protections:OCD1:Threshold
        2. 13.6.5.2 Protections:OCD1:Delay
      6. 13.6.6  Protections:OCD2
        1. 13.6.6.1 Protections:OCD2:Threshold
        2. 13.6.6.2 Protections:OCD2:Delay
      7. 13.6.7  Protections:SCD
        1. 13.6.7.1 Protections:SCD:Threshold
        2. 13.6.7.2 Protections:SCD:Delay
        3. 13.6.7.3 Protections:SCD:Recovery Time
      8. 13.6.8  Protections:OCD3
        1. 13.6.8.1 Protections:OCD3:Threshold
        2. 13.6.8.2 Protections:OCD3:Delay
      9. 13.6.9  Protections:OCD
        1. 13.6.9.1 Protections:OCD:Recovery Threshold
      10. 13.6.10 Protections:OCDL
        1. 13.6.10.1 Protections:OCDL:Latch Limit
        2. 13.6.10.2 Protections:OCDL:Counter Dec Delay
        3. 13.6.10.3 Protections:OCDL:Recovery Time
        4. 13.6.10.4 Protections:OCDL:Recovery Threshold
      11. 13.6.11 Protections:SCDL
        1. 13.6.11.1 Protections:SCDL:Latch Limit
        2. 13.6.11.2 Protections:SCDL:Counter Dec Delay
        3. 13.6.11.3 Protections:SCDL:Recovery Time
        4. 13.6.11.4 Protections:SCDL:Recovery Threshold
      12. 13.6.12 Protections:OTC
        1. 13.6.12.1 Protections:OTC:Threshold
        2. 13.6.12.2 Protections:OTC:Delay
        3. 13.6.12.3 Protections:OTC:Recovery
      13. 13.6.13 Protections:OTD
        1. 13.6.13.1 Protections:OTD:Threshold
        2. 13.6.13.2 Protections:OTD:Delay
        3. 13.6.13.3 Protections:OTD:Recovery
      14. 13.6.14 Protections:OTF
        1. 13.6.14.1 Protections:OTF:Threshold
        2. 13.6.14.2 Protections:OTF:Delay
        3. 13.6.14.3 Protections:OTF:Recovery
      15. 13.6.15 Protections:OTINT
        1. 13.6.15.1 Protections:OTINT:Threshold
        2. 13.6.15.2 Protections:OTINT:Delay
        3. 13.6.15.3 Protections:OTINT:Recovery
      16. 13.6.16 Protections:UTC
        1. 13.6.16.1 Protections:UTC:Threshold
        2. 13.6.16.2 Protections:UTC:Delay
        3. 13.6.16.3 Protections:UTC:Recovery
      17. 13.6.17 Protections:UTD
        1. 13.6.17.1 Protections:UTD:Threshold
        2. 13.6.17.2 Protections:UTD:Delay
        3. 13.6.17.3 Protections:UTD:Recovery
      18. 13.6.18 Protections:UTINT
        1. 13.6.18.1 Protections:UTINT:Threshold
        2. 13.6.18.2 Protections:UTINT:Delay
        3. 13.6.18.3 Protections:UTINT:Recovery
      19. 13.6.19 Protections:Recovery
        1. 13.6.19.1 Protections:Recovery:Time
      20. 13.6.20 Protections:HWD
        1. 13.6.20.1 Protections:HWD:Delay
      21. 13.6.21 Protections:Load Detect
        1. 13.6.21.1 Protections:Load Detect:Active Time
        2. 13.6.21.2 Protections:Load Detect:Retry Delay
        3. 13.6.21.3 Protections:Load Detect:Timeout
      22. 13.6.22 Protections:PTO
        1. 13.6.22.1 Protections:PTO:Charge Threshold
        2. 13.6.22.2 Protections:PTO:Delay
        3. 13.6.22.3 Protections:PTO:Reset
    7. 13.7 Permanent Fail
      1. 13.7.1  Permanent Fail:CUDEP
        1. 13.7.1.1 Permanent Fail:CUDEP:Threshold
        2. 13.7.1.2 Permanent Fail:CUDEP:Delay
      2. 13.7.2  Permanent Fail:SUV
        1. 13.7.2.1 Permanent Fail:SUV:Threshold
        2. 13.7.2.2 Permanent Fail:SUV:Delay
      3. 13.7.3  Permanent Fail:SOV
        1. 13.7.3.1 Permanent Fail:SOV:Threshold
        2. 13.7.3.2 Permanent Fail:SOV:Delay
      4. 13.7.4  Permanent Fail:TOS
        1. 13.7.4.1 Permanent Fail:TOS:Threshold
        2. 13.7.4.2 Permanent Fail:TOS:Delay
      5. 13.7.5  Permanent Fail:SOCC
        1. 13.7.5.1 Permanent Fail:SOCC:Threshold
        2. 13.7.5.2 Permanent Fail:SOCC:Delay
      6. 13.7.6  Permanent Fail:SOCD
        1. 13.7.6.1 Permanent Fail:SOCD:Threshold
        2. 13.7.6.2 Permanent Fail:SOCD:Delay
      7. 13.7.7  Permanent Fail:SOT
        1. 13.7.7.1 Permanent Fail:SOT:Threshold
        2. 13.7.7.2 Permanent Fail:SOT:Delay
      8. 13.7.8  Permanent Fail:SOTF
        1. 13.7.8.1 Permanent Fail:SOTF:Threshold
        2. 13.7.8.2 Permanent Fail:SOTF:Delay
      9. 13.7.9  Permanent Fail:VIMR
        1. 13.7.9.1 Permanent Fail:VIMR:Check Voltage
        2. 13.7.9.2 Permanent Fail:VIMR:Max Relax Current
        3. 13.7.9.3 Permanent Fail:VIMR:Threshold
        4. 13.7.9.4 Permanent Fail:VIMR:Delay
        5. 13.7.9.5 Permanent Fail:VIMR:Relax Min Duration
      10. 13.7.10 Permanent Fail:VIMA
        1. 13.7.10.1 Permanent Fail:VIMA:Check Voltage
        2. 13.7.10.2 Permanent Fail:VIMA:Min Active Current
        3. 13.7.10.3 Permanent Fail:VIMA:Threshold
        4. 13.7.10.4 Permanent Fail:VIMA:Delay
      11. 13.7.11 Permanent Fail:CFETF
        1. 13.7.11.1 Permanent Fail:CFETF:OFF Threshold
        2. 13.7.11.2 Permanent Fail:CFETF:OFF Delay
      12. 13.7.12 Permanent Fail:DFETF
        1. 13.7.12.1 Permanent Fail:DFETF:OFF Threshold
        2. 13.7.12.2 Permanent Fail:DFETF:OFF Delay
      13. 13.7.13 Permanent Fail:VSSF
        1. 13.7.13.1 Permanent Fail:VSSF:Fail Threshold
        2. 13.7.13.2 Permanent Fail:VSSF:Delay
      14. 13.7.14 Permanent Fail:2LVL
        1. 13.7.14.1 Permanent Fail:2LVL:Delay
      15. 13.7.15 Permanent Fail:LFOF
        1. 13.7.15.1 Permanent Fail:LFOF:Delay
      16. 13.7.16 Permanent Fail:HWMX
        1. 13.7.16.1 Permanent Fail:HWMX:Delay
    8. 13.8 安全性
      1. 13.8.1 Security:Settings
        1. 13.8.1.1 Security:Settings:Security Settings
      2. 13.8.2 Security:Keys
        1. 13.8.2.1 Security:Keys:Unseal Key Step 1
        2. 13.8.2.2 Security:Keys:Unseal Key Step 2
        3. 13.8.2.3 Security:Keys:Full Access Key Step 1
        4. 13.8.2.4 Security:Keys:Full Access Key Step 2
    9. 13.9 数据存储器汇总
  15. 15修订历史记录

带数据的子命令

表 12-23 子命令表
命令 名称 访问 偏移 数据 单位 类型 说明
0x0001 DEVICE_NUMBER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器件型号 十六进制 U2 报告用于识别产品的器件型号。数据以小端字节序格式返回。
0x0002 FW_VERSION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器件型号(大端字节序) 十六进制 U2 器件编号采用大端字节序格式,以便与传统产品兼容
2 固件版本(大端字节序) 十六进制 U2 器件固件主要和次要版本号(大端字节序)
4 构建编号(大端字节序) 十六进制 U2 固件构建编号采用大端字节序、二进制编码小数格式,以便与传统产品兼容
0x0003 HW_VERSION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硬件版本 十六进制 U2 报告器件硬件版本号。
0x0004 IROM_SIG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指令 ROM 签名 十六进制 U2 计算并报告器件指令 ROM 签名。
0x0005 STATIC_CFG_SIG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静态配置签名 十六进制 U2 较低的 15 位报告静态(非校准)配置数据存储器的签名。如果这与存储的 System Data:Integrity:Config RAM Signature 不匹配,则设置 MSBit。
0x0007 PREV_MACWRITE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上一次 Mac 写入 十六进制 U2 报告之前写入的 MAC 命令。这主要是为了供 TI 软件工具在执行后台操作后恢复任何数据。
0x0009 DROM_SIG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数据 ROM 签名 十六进制 U2 计算并报告器件数据 ROM 签名。
0x0035 SECURITY_KEYS 密封:—
解封:—
完全访问:R/W
0 Unseal Key Step 1 十六进制 U2 这是从SEALED 切换为 UNSEALED模式时必须发送的安全密钥的第一个字。
2 Unseal Key Step 2 十六进制 U2 这是从SEALED 切换为 UNSEALED模式时必须发送的安全密钥的第二个字。它必须在密钥的第一个字的 5 秒内发送,并且中间没有其他命令。
4 Full Access Key Step 1 十六进制 U2 这是从 UNSEALED 切换到 FULLACCESS 模式时必须发送的安全密钥的第二个字。
6 Full Access Key Step 2 十六进制 U2 这是从UNSEALED 转切换到 FULLACCESS 模式时必须发送的安全密钥的第二个字。它必须在密钥的第一个字的 5 秒内发送,并且中间没有其他命令。
0x0053 SAVED_PF_STATUS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PF Status A 十六进制 U1 保存的永久失效状态 A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1

1 PF Status B 十六进制 U1 保存的永久失效状态 B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2

2 PF Status C 十六进制 U1 保存的永久失效状态 D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3

3 PF Status D 十六进制 U1 保存的永久失效状态 D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4

4 保险丝标志 十六进制 U1 这用于跟踪保险丝是否已经熔断。该字节通常为零,但在保险丝熔断后设置为 0x72。
0x0057 MANUFACTURINGSTATUS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生产状态 十六进制 H2 提供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标志。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5

0x0070 MANU_DATA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W
0 制造商数据 0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 制造商数据 1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 制造商数据 2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3 制造商数据 3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4 制造商数据 4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5 制造商数据 5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6 制造商数据 6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7 制造商数据 7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8 制造商数据 8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9 制造商数据 9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0 制造商数据 10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1 制造商数据 11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2 制造商数据 12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3 制造商数据 13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4 制造商数据 14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5 制造商数据 15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6 制造商数据 16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7 制造商数据 17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8 制造商数据 18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19 制造商数据 19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0 制造商数据 20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0x0070 MANU_DATA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W
21 制造商数据 21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2 制造商数据 22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3 制造商数据 23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4 制造商数据 24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5 制造商数据 25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6 制造商数据 26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7 制造商数据 27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8 制造商数据 28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29 制造商数据 29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30 制造商数据 30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31 制造商数据 31 十六进制 U1 制造商数据暂存器。可以配置为将此数据保存到 OTP。必须处于 FULLACCESS 模式才能写入。
0x0071 DASTATUS1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1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4 电芯 1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8 电芯 2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2 电芯 2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6 电芯 3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0 电芯 3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4 电芯 4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8 电芯 4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72 DASTATUS2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5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4 电芯 5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8 电芯 6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2 电芯 6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6 电芯 7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0 电芯 7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4 电芯 8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8 电芯 8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73 DASTATUS3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9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4 电芯 9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8 电芯 10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2 电芯 10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6 电芯 11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0 电芯 11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4 电芯 12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8 电芯 12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74 DASTATUS4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13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4 电芯 13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8 电芯 14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2 电芯 14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6 电芯 15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0 电芯 15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4 电芯 16 电压计数 I4 用于电芯电压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8 电芯 16 电流计数 I4 用于在电芯电压测量期间进行电流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75 DASTATUS5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VREG18 I2 VREG18 测量的 16 位 ADC 计数,用作检查库仑计数器参考电压的代理。这是出于诊断目的而测量的。
2 VSS I2 VSS 引脚的 16 位 ADC 计数。此测量用于诊断目的,以确保 ADC 输入多路复用器正常工作。
4 最大电芯电压 mV I2 最大电芯电压
6 最小电芯电压 mV I2 最小电芯电压
8 电芯电压总和 userV I2 电芯电压总和(包括互连)。可将此值与 Stack Voltage() 比较以进行诊断。然而,请注意,这些测量是在不同时间进行的,这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发生变化。
10 电芯温度 0.1K I2 根据单个温度阈值报告用于特性的电芯温度。请注意,许多特性反而(例如保护)使用最低或最高电芯温度。
12 FET 温度 0.1K I2 报告由所有测量的 FET 温度的最大值给出的 FET 温度。
14 最高电芯温度 0.1K I2 报告所有测量的电芯温度的最大值。
16 最低电芯温度 0.1K I2 报告所有测量的电芯温度的最小值。
18 平均电芯温度 0.1K I2 报告所有测量的电芯温度的平均值。
20 CC3 电流 userA I2 报告 CC3 电流,该电流通过对可配置的 CC2 电流测量值进行平均计算而得到的。
22 CC1 电流 userA I2 报告 CC1 电流,该电流在 NORMAL 模式下每 250ms 更新一次。在 SLEEP 模式下,从电压测量结束后一秒开始,每 4 秒更新一次此值。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有关电源模式的文档。
24 CC2 计数 I4 最新 CC2 测量的原始 32 位计数值。
28 CC3 计数 I4 最新 CC3 测量的原始 32 位计数值。
0x0076 DASTATUS6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累积电荷 userAh I4 报告累计通过的电荷的整数部分(单位为 userAmp 小时)。
4 累积电荷小数 U4 报告累计通过的电荷的小数部分。该小数部分被初始化为 0.5 userAh,以便对整数部分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
8 累积时间 s U4 报告对已通过的电荷进行积分所需秒数。
12 CFETOFF 计数 I4 报告 CFETOFF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6 DFETOFF 计数 I4 报告 DFETOFF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0 警报计数 I4 报告 ALERT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4 TS1 计数 I4 报告 TS1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28 TS2 计数 I4 报告 TS2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77 DASTATUS7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TS3 计数 I4 报告 TS3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4 HDQ 计数 I4 报告 HDQ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8 DCHG 计数 I4 报告 DCHG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12 DDSG 计数 I4 报告 DDSG 引脚上最近测量的 32 位 ADC 计数。
0x0080 CUV_SNAPSHOT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2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4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3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6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4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8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5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0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6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2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7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4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8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6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9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8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0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0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1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2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2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4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3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6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4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8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5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30 发生 CUV 事件时的电芯 16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U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0x0081 COV_SNAPSHOT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2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4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3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6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4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8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5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0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6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2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7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4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8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6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9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18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0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0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1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2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2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4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3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6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4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28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5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30 发生 COV 事件时的电芯 16 电压 mV I2 记录最近一次 COV 事件后测得的电芯电压。
0x0083 CB_ACTIVE_CELLS 密封:R/W
解封:R/W
完全访问:R/W
0 运行电芯平衡的电芯 U2 执行读取操作后,报告位掩码,其中显示了哪些电芯处于主动平衡状态。写入时,开始对指定的电芯进行平衡。写入 0x0000 以关闭平衡功能。
0x0084 CB_SET_LVL 密封:W
解封:W
完全访问:W
0 电芯平衡设置级别 mV I2 开始对高于写入电压阈值的电芯进行平衡,相邻电芯或不在编程限制内的电芯将不受影响。
0x0085 CBSTATUS1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平衡运行时间 s U2 报告平衡持续处于活动状态的秒数。
0x0086 CBSTATUS2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1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4 电芯 2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8 电芯 3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12 电芯 4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16 电芯 5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0 电芯 6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4 电芯 7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8 电芯 8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0x0087 CBSTATUS3 密封:R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电芯 9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4 电芯 10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8 电芯 11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12 电芯 12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16 电芯 13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0 电芯 14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4 电芯 15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28 电芯 16 总计平衡时间 s U4 报告自上次器件复位以来此电芯已进行平衡的累计秒数。
0x0097 FET_CONTROL 密封:W
解封:W
完全访问:W
0 FET 控制 十六进制 H1 允许主机控制单个 FET 驱动器。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6

0x0098 REG12_CONTROL 密封:W
解封:W
完全访问:W
0 REG12 控制 十六进制 H1 更改电压稳压器设置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7

0x00a0 OTP_WR_CHECK 密封:—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OTP 写入检查结果 十六进制 H1 报告是否允许 OTP 编程。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8

1 OTP 写入检查数据失败地址 十六进制 U2 当数据由于没有保留异或位而无法编程到 OTP 时,这将包含第一个无法编程的数据值的地址。
0x00a1 OTP_WRITE 密封:—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OTP 写入结果 十六进制 H1 报告是否允许 OTP 编程。

有关位说明,请参阅Topic Link Label13.5.9

1 OTP 写入数据失败地址 十六进制 U2 当数据由于没有保留异或位而无法编程到 OTP 时,这将包含无法编程的第一个数据值的地址。
0xf081 READ_CAL1 密封:—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校准数据计数器 I2 更新缓冲区时递增的示例计数器。用于确保在需要求平均值时采集唯一的测量样本。
2 CC2 计数 I4 最近电流测量的 32 位 CC2 计数。
6 PACK 引脚 ADC 计数 I2 PACK 引脚电压上一测量的 16 位 ADC 计数。
8 电池组顶部电压 ADC 计数 I2 上次电池组顶部电压测量中的 16 位 ADC 计数。
10 LD 引脚 ADC 计数 I2 上次电池组顶部电压测量中的 16 位 ADC 计数。
0xf090 CAL_CUV 密封:—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CUV 阈值覆盖 十六进制 U2 使用顶部电芯输入校准 CUV,以设置 Calibration:COV:COV Threshold Override。通过使用此校准命令,可以设置常规 50mV 阶跃之间的阈值水平。仅在 CONFIG_UPDATE 模式下可用。
0xf091 CAL_COV 密封:—
解封:R
完全访问:R
0 COV 阈值覆盖 十六进制 U2 使用顶部电芯输入校准 COV,以设置 Calibration:COV:COV Threshold Override。通过使用此校准命令,可以设置常规 50mV 阶跃之间的阈值水平。仅在 CONFIG_UPDATE 模式下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