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UBL6 December   2023 CC3300 , CC3301 , CC3351

 

  1.   1
  2.   摘要
  3.   商标
  4. 1引言
    1. 1.1 概述
  5. 2原理图注意事项
    1. 2.1 原理图参考设计
    2. 2.2 电源
      1. 2.2.1 电源输入/输出要求
      2. 2.2.2 上电序列
        1. 2.2.2.1 SOP 模式
    3. 2.3 时钟源
      1. 2.3.1 快速时钟
      2. 2.3.2 慢速时钟
        1. 2.3.2.1 内部生成的慢速时钟
        2. 2.3.2.2 采用外部振荡器的慢速时钟
    4. 2.4 射频 (RF)
    5. 2.5 数字接口
      1. 2.5.1 复位
      2. 2.5.2 安全数字输入输出 (SDIO)
        1. 2.5.2.1 SDIO 时序图 - 默认速度
        2. 2.5.2.2 SDIO 时序图 - 高速
      3. 2.5.3 串行外设接口 (SPI)
        1. 2.5.3.1 SPI 时序图
      4. 2.5.4 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 (UART)
      5. 2.5.5 串行线调试 (SWD)
      6. 2.5.6 共存性
  6. 3布局布线注意事项
    1. 3.1 布局参考设计
      1. 3.1.1 参考设计布局
      2. 3.1.2 BP-CC3301 设计布局
      3. 3.1.3 M2-CC3301 设计布局
    2. 3.2 IC 散热焊盘
    3. 3.3 射频 (RF)
    4. 3.4 XTAL
    5. 3.5 电源
    6. 3.6 SDIO

布局参考设计

建议尽可能遵循提供的参考设计和指导原则,从而实现数据表中列出的 CC33xx 功能以及通过认证。在包括敏感射频元件和布线在内的引擎区域,这些布局指导原则尤其重要。

以下设计采用了本文档中给出的布局指导原则。请将以下资源作为参考源:

下图包括所有三种设计的顶层(第 1 层)和接地层(第 2 层)上的 CC33xx 引擎区域。

在继续进行任何涉及 CC33xx 的硬件构建之前,建议提交设计以供审核。请注意,根据设计要求,参考设计中显示的引擎区域可以根据需要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