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A01B March 2012 – July 2021 MSP430F5131 , MSP430F5132 , MSP430F5151 , MSP430F5152 , MSP430F5171 , MSP430F5172 , MSP430F5212 , MSP430F5214 , MSP430F5217 , MSP430F5219 , MSP430F5222 , MSP430F5224 , MSP430F5229 , MSP430F5232 , MSP430F5234 , MSP430F5237 , MSP430F5239 , MSP430F5242 , MSP430F5244 , MSP430F5247 , MSP430F5249 , MSP430F5252 , MSP430F5253 , MSP430F5254 , MSP430F5255 , MSP430F5256 , MSP430F5257 , MSP430F5258 , MSP430F5259 , MSP430F5304 , MSP430F5308 , MSP430F5309 , MSP430F5310 , MSP430F5324 , MSP430F5325 , MSP430F5326 , MSP430F5327 , MSP430F5328 , MSP430F5328-EP , MSP430F5329 , MSP430F5333 , MSP430F5335 , MSP430F5336 , MSP430F5338 , MSP430F5340 , MSP430F5341 , MSP430F5342 , MSP430F5358 , MSP430F5359 , MSP430F5418 , MSP430F5418A , MSP430F5419 , MSP430F5419A , MSP430F5435 , MSP430F5435A , MSP430F5436 , MSP430F5436A , MSP430F5437 , MSP430F5437A , MSP430F5438 , MSP430F5438A , MSP430F5438A-EP , MSP430F5500 , MSP430F5501 , MSP430F5502 , MSP430F5503 , MSP430F5504 , MSP430F5505 , MSP430F5506 , MSP430F5507 , MSP430F5508 , MSP430F5509 , MSP430F5510 , MSP430F5513 , MSP430F5514 , MSP430F5515 , MSP430F5517 , MSP430F5519 , MSP430F5521 , MSP430F5522 , MSP430F5524 , MSP430F5525 , MSP430F5526 , MSP430F5527 , MSP430F5528 , MSP430F5529 , MSP430F5630 , MSP430F5631 , MSP430F5632 , MSP430F5633 , MSP430F5634 , MSP430F5635 , MSP430F5636 , MSP430F5637 , MSP430F5638 , MSP430F5658 , MSP430F5659 , MSP430F6433 , MSP430F6435 , MSP430F6436 , MSP430F6438 , MSP430F6458 , MSP430F6459 , MSP430F6459-HIREL , MSP430F6630 , MSP430F6631 , MSP430F6632 , MSP430F6633 , MSP430F6634 , MSP430F6635 , MSP430F6636 , MSP430F6637 , MSP430F6638 , MSP430F6658 , MSP430F6659 , MSP430F6720 , MSP430F6720A , MSP430F6721 , MSP430F6721A , MSP430F6723 , MSP430F6723A , MSP430F6724 , MSP430F6724A , MSP430F6725 , MSP430F6725A , MSP430F6726 , MSP430F6726A , MSP430F6730 , MSP430F6730A , MSP430F6731 , MSP430F6731A , MSP430F6733 , MSP430F6733A , MSP430F6734 , MSP430F6734A , MSP430F6735 , MSP430F6735A , MSP430F6736 , MSP430F6736A , MSP430F6745 , MSP430F67451 , MSP430F67451A , MSP430F6745A , MSP430F6746 , MSP430F67461 , MSP430F67461A , MSP430F6746A , MSP430F6747 , MSP430F67471 , MSP430F67471A , MSP430F6747A , MSP430F6748 , MSP430F67481 , MSP430F67481A , MSP430F6748A , MSP430F6749 , MSP430F67491 , MSP430F67491A , MSP430F6749A , MSP430F67621 , MSP430F67621A , MSP430F67641 , MSP430F67641A , MSP430F6765 , MSP430F67651 , MSP430F67651A , MSP430F6765A , MSP430F6766 , MSP430F67661 , MSP430F67661A , MSP430F6766A , MSP430F6767 , MSP430F67671 , MSP430F67671A , MSP430F6767A , MSP430F6768 , MSP430F67681 , MSP430F67681A , MSP430F6768A , MSP430F6769 , MSP430F67691 , MSP430F67691A , MSP430F6769A , MSP430F6775 , MSP430F67751 , MSP430F67751A , MSP430F6775A , MSP430F6776 , MSP430F67761 , MSP430F67761A , MSP430F6776A , MSP430F6777 , MSP430F67771 , MSP430F67771A , MSP430F6777A , MSP430F6778 , MSP430F67781 , MSP430F67781A , MSP430F6778A , MSP430F6779 , MSP430F67791 , MSP430F67791A , MSP430F6779A , MSP430FR2000 , MSP430FR2032 , MSP430FR2033 , MSP430FR2100 , MSP430FR2110 , MSP430FR2111 , MSP430FR2153 , MSP430FR2155 , MSP430FR2310 , MSP430FR2311 , MSP430FR2353 , MSP430FR2355 , MSP430FR2422 , MSP430FR2433 , MSP430FR2475 , MSP430FR2476 , MSP430FR2512 , MSP430FR2522 , MSP430FR2532 , MSP430FR2533 , MSP430FR2632 , MSP430FR2633 , MSP430FR2672 , MSP430FR2673 , MSP430FR2675 , MSP430FR2676 , MSP430FR4131 , MSP430FR4132 , MSP430FR4133 , MSP430FR5041 , MSP430FR5043 , MSP430FR50431 , MSP430FR5720 , MSP430FR5721 , MSP430FR5722 , MSP430FR5723 , MSP430FR5724 , MSP430FR5725 , MSP430FR5726 , MSP430FR5727 , MSP430FR5728 , MSP430FR5729 , MSP430FR5730 , MSP430FR5731 , MSP430FR5732 , MSP430FR5733 , MSP430FR5734 , MSP430FR5735 , MSP430FR5736 , MSP430FR5737 , MSP430FR5738 , MSP430FR5739 , MSP430FR5739-EP , MSP430FR5847 , MSP430FR58471 , MSP430FR5848 , MSP430FR5849 , MSP430FR5857 , MSP430FR5858 , MSP430FR5859 , MSP430FR5867 , MSP430FR58671 , MSP430FR5868 , MSP430FR5869 , MSP430FR5870 , MSP430FR5872 , MSP430FR58721 , MSP430FR5887 , MSP430FR5888 , MSP430FR5889 , MSP430FR58891 , MSP430FR5922 , MSP430FR59221 , MSP430FR5947 , MSP430FR59471 , MSP430FR5948 , MSP430FR5949 , MSP430FR5957 , MSP430FR5958 , MSP430FR5959 , MSP430FR5962 , MSP430FR5964 , MSP430FR5967 , MSP430FR5968 , MSP430FR5969 , MSP430FR5969-SP , MSP430FR59691 , MSP430FR5970 , MSP430FR5972 , MSP430FR59721 , MSP430FR5986 , MSP430FR5987 , MSP430FR5988 , MSP430FR5989 , MSP430FR5989-EP , MSP430FR59891 , MSP430FR5992 , MSP430FR5994 , MSP430FR59941 , MSP430FR6005 , MSP430FR6007 , MSP430FR6035 , MSP430FR6037 , MSP430FR60371 , MSP430FR6041 , MSP430FR6043 , MSP430FR60431 , MSP430FR6045 , MSP430FR6047 , MSP430FR60471 , MSP430FR6820 , MSP430FR6822 , MSP430FR68221 , MSP430FR6870 , MSP430FR6872 , MSP430FR68721 , MSP430FR6877 , MSP430FR6879 , MSP430FR68791 , MSP430FR6887 , MSP430FR6888 , MSP430FR6889 , MSP430FR68891 , MSP430FR6920 , MSP430FR6922 , MSP430FR69221 , MSP430FR6927 , MSP430FR69271 , MSP430FR6928 , MSP430FR6970 , MSP430FR6972 , MSP430FR69721 , MSP430FR6977 , MSP430FR6979 , MSP430FR69791 , MSP430FR6987 , MSP430FR6988 , MSP430FR6989 , MSP430FR69891
MSP430is a TM ofTI corporate name.
Other TMs
静电荷是静置时的非平衡电荷。当两种非导电材料相互摩擦或分离时,一种材料的表面会获得电子,而另一种材料的表面则失去电子;这会导致带电量不均衡,即产生静电荷。根据定律 Q = CV,一个物体的可充电电压取决于其电容量。人体能够被充电到数千伏。当静电荷从一个表面移到另一个表面时,称为 ESD(静电放电)。ESD 是在两个处于不同电位的物体之间单次快速转移静电荷的过程。只有当两个物体之间的电压差足够高到超过介电强度而击穿介质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静电荷快速移动产生的电流会损坏或破坏集成电路 (IC) 内的栅极氧化层、金属化层和结。
ESD 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之一发生:
每种情况下的耦合机制都是通过电感、电阻或电容实现的。创建 ESD 安全设计的重点在于综合各种因素最大程度地减少 ESD 耦合。要设计一个具有稳健 ESD 保护功能的产品,必须了解元件级或 IC 级 ESD 保护与系统级 ESD 保护是不同的。
通常,器件供应商会根据行业标准设计、测试和验证其 IC,以确保在 IC 生产或组装到 PCB 期间不会发生物理损坏。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应设计系统级或板级 ESD 保护,并根据 IEC 61000-4-2 [1] 或 ISO 10605 [6] 系统级 ESD 标准进行测试。表 1-1 根据 IEC 61000-4-2 [1] 和 ISO 10605 [6] 标准的要求,总结了 IC 级或元件级标准 HBM 测试与系统级测试之间的主要区别。
参数 | IC 级 HBM 测试 (ANSI/ESDA/JEDEC JS-001) [3] |
系统级 ESD 测试 (IEC 61000-4-2 [1], ISO 10605 [6]) |
---|---|---|
受应力引脚组 | 多个引脚组合 | 几个特殊的引脚 |
器件电源 | 未供电 | 供电和未供电 |
测试方法 | 标准化 | 应用特定,使用各种放电模型 |
故障特征 | 泄漏或器件物理损坏 | 功能或应用故障或器件物理损坏 |
测试和认证持有者 | 芯片供应商或元件制造商 | 系统板设计人员或 OEM |
测试设置 | 商用测试仪和插座 | 应用特定的板 |
典型认证目标 | 1kV 至 2kV HBM | 8kV 至 15kV |
对应的峰值电流 | 0.65A 至 1.3A | >20A |
ESD 环境 | 组装和生产过程 | 终端用户应用,消费类产品 |
元件级 ESD 和系统级 ESD 测试要求不同,因为它们所针对的 ESD 环境是不同的。同样,与这两个测试相关的 ESD 电流波形在峰值电流、持续时间和总功率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设计一个具有稳健 ESD 保护功能的系统,对于系统板设计人员和 OEM 而言,了解系统级 ESD 保护要求与 IC 级 ESD 保护功能之间的巨大差异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IC 封装的 ESD 保护设计对于安全生产和操作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当在 ESD 安全区域(也称为 ESD 保护区 (EPA))中处理 IC 时,这种保护设计应满足或超过要求的 ESD 规格 [1]。IC 的 ESD 保护策略涉及 ESD 放电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在暴露于环境中封装的任何引脚上发生。元件级 ESD 保护应考虑为 IC 定义的两种基本 ESD 模型:人体放电模型 (HBM) 和充电器件模型 (CDM)。
MSP430™ IC 内的 ESD 保护电路是根据器件技术、不同应用的 IC 引脚功能、电源引脚等因素设计的。首先使用测试芯片对保护元件进行表征和有效性分析。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仿真和自动检查来确保保护电路的有效性,并检查其与要保护的引脚的兼容性。
典型的 MSP430 器件经过测试并符合以下业界通用 ESD 等级。
HBM 模拟 ESD 事件,在该事件中,人体通过触摸处于不同电位的 IC 释放累积的静电荷。在简单的近似计算过程中,本文使用一个带电的 100pF 电容器和一个 1.5kΩ 放电电阻建模,类似于 JEDEC JS-001 规范 [3](参见图 1-1)。
CDM 模拟设备生产和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充电和放电事件。它模拟了 ESD 事件,在该事件中,设备在一些摩擦工艺中或静电感应过程中获得电荷,然后突然接触接地物体或表面。当制造过程中存在金属表面接触时,可能会发生 CDM ESD 事件。测试要求类似于 JEDEC JESD22-C101 规范 [4](参见图 1-2)。
这些元件级 ESD 标准适用于未供电的设备,并且是器件在制造环境中对 ESD 事件敏感性的一个指标。德州仪器 (TI) 不保证 MSP430 系列器件的系统级 ESD 等级(例如,符合 IEC 61000-4-2 标准)。有关系统级 ESD 保护指南和建议,请参阅以下部分。
通常,在 ESD 保护区 (EPA) 中,ESD 电压电平较低,这是由于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在组装、包装和其他生产过程中都采取了 ANSI/ESD S20.20 [13] 和 IEC 61340 [14] 标准所规定的 ESD 控制措施。但是当将最终产品发运并送达客户手中时,无法保证采取了同样的控制措施。部署到现场的消费类产品在处理时通常不受 EPA 制约,因此可能会遭受更高电压的 ESD 冲击。
IEC 61000-4-2 是业界公认的最终产品 ESD 等级标准。IEC 61000-4-2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外部 ESD 事件的抗扰度。它与设备、系统、子系统和外设有关,但未对这些相关因素作进一步定义。其范围和描述清楚地表明了其目的:测试可能会受到直接由操作人员导致的或人员对邻近物体导致的 ESD 影响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1]。它还定义了与不同环境和安装条件有关的测试级别范围,并制定了测试程序。
系统级 IEC 电流放电曲线比 HBM 测试更严格,该曲线由手持式设备(有时称为 ESD 枪)生成。该方法用于人员与设备之间的直接和间接 ESD 事件。直接放电适用于设备正常使用期间人员可接近的金属位置,间接放电通常通过耦合平面接触放电进行。接触放电模式是 IEC 首选的测试方法,只有绝缘的盖子和带有塑料外壳的连接器引脚才会受空气放电干扰。
与汽车 ESD 标准 ISO 10605 [6] 相比,ESD 发生器连接到接地参考平面 (GRP)。测试的间接放电部分使用另外两个平面:水平耦合平面 (HCP) 和垂直耦合平面 (VCP),这两个平面通过两个 470kΩ 电阻与接地平面相连。对这些平面的放电模拟了从实际放电到附近物体的辐射场所引起的应力。此测试设置如图 1-3 所示。
表 1-2 列出了 IEC 61000-4-2 测试规格。
测试参数 | IEC 61000-4-2 | |
---|---|---|
放电类型 | 接触放电 | 空气放电 |
输出电压 | 2kV 至 8kV | 2kV 至 15kV |
间隔时间 | 最小 1 秒 | |
各应力电压电平的极性 | 正和负 | |
网络电容 | 150pF | |
网络电阻 | 330Ω | |
放电脉冲数 | 最少 10 个 | |
测试条件 | 供电 |
在按照此系统级标准或类似标准测试系统时,最终产品需要在 ESD 事件出现或发生之后保持正常工作。IEC 规定的系统级故障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
很明显,上述大多数类别与器件物理损坏无关,而是与系统故障有关。任何特定系统或应用的验收标准都是针对该情况的。因此,电路板设计人员和 OEM 应通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或最大程度减少 ESD 耦合到系统或器件(直接通过器件引脚或通过连接的电缆)来提供系统级 ESD 稳健性,从而避免在信号布线上产生错误或损坏器件自身。
本文档后面部分重点介绍了一些通用指南,这些指南可帮助创建具有稳健 ESD 保护功能的系统解决方案。因为电路板设计人员和 OEM 在设计应用时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他们通常会发现未通过 IEC 测试,应该尽量在设计前考虑ESD测试的相关事项。因此,建议电路板设计人员和 OEM 在开始设计之前,查看此文档以及有关 ESD 安全的大量可用公开资料。
当带静电的物体放电时,生成的放电电流曲线前沿较陡直,随后是相对较缓慢的批量放电曲线。不同元件级 ESD 模型(HBM、CDM)和系统级模型 (IEC 64000-4-2) 之间的电流放电曲线存在显著差异。
标准 HBM 电流波形具有 2ns 至 10ns 的指定上升时间,而 CDM 上升时间通常介于 50ps 至 500ps 的范围内,具体取决于有效器件尺寸和电容量,而 IEC 初始脉冲的上升时间介于 0.6ns 至 1ns 之间,而第二次较大能量脉冲的上升时间介于 10ns 至 20ns 之间。就硬件故障或器件物理损坏而言,这些电流放电差异对于片上保护结构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除总功率和峰值电流处理能力外,大多数片上 ESD 保护元件还取决于导通响应的初始脉冲上升时间。因此,对于不同的模型应力,它们的表现可能不同 [2]。这意味着旨在满足 IC 级 ESD 标准(例如 HBM、CDM)的片上 ESD 保护不能适应系统级 ESD 应力,从而无法防止器件物理损坏和其他系统故障。这应由电路板设计人员或 OEM 进行系统级处理。
此外,IEC 脉冲能量远远大于 IC 级 HBM 或 CDM 脉冲能量,峰值电流也是如此。另外,频谱也不同。IEC 包括与 CDM 相当的高频分量,与 HBM 相当的低频分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分量。即使准确定义了应用的 IEC 波形,在特定系统中的 IC 波形也是未知的 [2],因此,功能或应用 ESD 故障是系统级的特定故障。
如果片上 ESD 保护电路必须适应整个系统级 ESD 应力,那么它必须能够在更快的瞬态和更高的峰值电流下吸收更高的能量。与电路板设计人员和 OEM 提供的元件级或系统级保护相比,这将最终会对芯片尺寸和器件总成本带来影响,使其缺少经济性。
图 1-4 显示了特定于模型的电流波形。
随着硅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以及制造 ESD 控制装置和防护意识的提高,ESD 目标等级行业委员会 [15] 得出的结论是:1kV 的 HBM 和 250V 的 CDM 足以满足元件级 ESD 等级,同时在生产和组装期间仍可确保 IC 安全 [9,10]。德州仪器 (TI) 作为 ESD 目标等级行业委员会的成员,正在努力将这些 HBM 和 CDM 纳入设计规格。
系统级 ESD 保护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设计、操作要求和最终产品的总体成本。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保护规则,以最大程度减少 ESD 耦合到系统中。具有稳健 ESD 保护功能的系统设计涉及多个因素,例如:
要实现一个具有稳健 ESD 保护功能的系统设计,其关键在于在电路板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抗 ESD 设计指南,尽早考虑系统中 ESD 的影响。整个开发过程中的 ESD 测试有助于在不同阶段识别和修复系统中的 ESD 薄弱点。
识别系统中的 ESD 入口点并设计能更大程度减小系统内直接或间接静电放电的外壳,是任何系统级 ESD 保护设计的关键。图 2-1 显示了各种外壳实例和相应的 ESD 进入场景。
图 2-1(a) 表示将导电外壳正确屏蔽并接地的理想情况;ESD 根本不会影响系统。这是理想情况,但不适用于大多数系统。
图 2-1(b) 表示直接放电的情况,其中系统中的导电块伸出外壳,静电放电通过该块直接耦合到系统上。一个好的设计应确保从外壳中穿出的导电块已得到适当屏蔽,以最大程度减少 ESD 耦合。
图 2-1(c) 表示间接放电情况,其中产生的电磁场通过外壳孔进入系统。这些电磁场可以耦合到内部电路或电线,并通过系统传播。在外壳孔和外壳内的电子设备之间提供足够的气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小这种耦合效应。
图 2-1(d) 表示直接放电到电缆,继而在系统中产生电磁场。有关建议的设计指南,请参见Topic Link Label2.1.2
图 2-1(e) 表示与系统耦合的隔离金属支架或面板的二次放电。有关建议的设计指南,请参见Topic Link Label2.1.1
图 2-1(f) 表示靠近塑料外壳的静电放电,生成了电磁场。在非导电外壳和外壳内的电子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空气间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耦合到系统中的电磁噪声。
以下是外壳设计通用指南,可帮助您最大程度地减少耦合到系统(在本例中为 PCB)中的 ESD 和 EMI:
良好的 PCB 设计和布局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系统中的 ESD。以下是抗 ESD 和 EMI 的 PCB 布局通用指南:
PCB 布局上的晶体连接非常重要,因为晶体易受系统中 ESD 和 EMI 噪声的影响。设计不良会导致晶体脱落或导致晶体振荡器时钟抖动。以下是抗 ESD 的 PCB 布局实践通用指南:
图 2-7 显示了一个遵循所有这些设计建议的示例晶体布局布线。
《MSP430 32kHz 晶体振荡器》 应用手册中提供了更多有关此主题的详细论述 [11]。
电路始终是闭环的。每个信号路径都有一个返回电源的返回路径,也称为返回电流。使用直流电时,返回电流采用电阻最低的路径。随着频率的提高,返回电流沿最低阻抗流动,即在正向信号路径的正下方 [12]。布局中的电流环路会产生噪声,应通过耦合正向电流和返回电流来最大程度地减小噪声。这有助于提高 EMI 和 ESD 性能。实心接地层为返回电流提供连续的低阻抗路径。
外部 ESD 保护元件包括无源器件,例如串联电阻、去耦电容、铁氧体磁珠、抑制器件(如滤波器)、瞬态电压抑制器 (TVS)、压敏电阻、晶闸管、二极管、聚合物和 SCR 等。这些元器件可阻断系统中的 ESD 电流、钳制 ESD 感应电压并分流 ESD 感应电流,从而将系统中 ESD 脉冲的影响降至最低。
以下是一些有关选择板载 ESD 保护器件的通用指南,以帮助您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中 ESD 的影响。
如果串联电阻被强制通过直接 ESD 事件传导电流,则会在这些电阻上形成非常大的电压,从而在端子之间产生电弧,进而使这些串联电阻短路。因此,在处理系统中的直接放电时,除了使用串联电阻外,还应使用初级钳位器件(TVS 器件),或使用专为高电压设计的电阻(其外形尺寸通常较大)。
这些无源器件应尽可能靠近布局中的潜在 ESD 应力点放置
小型 SMD 无源器件通常不能很好地防止 8kV IEC 直接脉冲,但可以用来防止系统中的二次脉冲 [2]。
TVS 二极管
与其他瞬态抑制器件相比,TVS 二极管具有更低的电容和更低的动态电阻值。它们具有很高的 ESD 多次冲击吸收能力;也就是说,一旦 ESD 冲击被吸收,保护器件就会迅速恢复到高阻抗状态。这些器件具有非常低的钳位电压和击穿电压,并具有出色的响应时间。
压敏电阻
发生 ESD 事件时,压敏电阻会从很高的待机值变为很低的导电值,从而吸收 ESD 能量并限制 ESD 感应电压。压敏电阻通常具有超过 50V 的触发电压,超过 100V 的钳位电压和超过 20Ω 的动态电阻(导通后)[2]。它们具有较低的电容,但在 ESD 应力作用下具有很大的泄漏电流。
聚合物
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压敏电阻,但电容很低(0.05 至 1pF),非常适合高频应用。击穿电压较高(与压敏电阻相比),耐 ESD 多次冲击的能力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