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V58M July   1999  – March 2024 SN65LVDS1 , SN65LVDS2 , SN65LVDT2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器件选项
  6. 引脚配置和功能
  7. 规格
    1. 6.1 绝对最大额定值
    2. 6.2 ESD 等级
    3. 6.3 建议运行条件
    4. 6.4 热性能信息
    5. 6.5 驱动器电气特性
    6. 6.6 接收器电气特性
    7. 6.7 驱动器开关特性
    8. 6.8 接收器开关特性
    9. 6.9 典型特性
  8. 参数测量信息
  9. 详细说明
    1. 8.1 概述
    2. 8.2 功能方框图
    3. 8.3 特性说明
      1. 8.3.1 SN65LVDS1 特性
        1. 8.3.1.1 驱动器输出电压和上电复位
        2. 8.3.1.2 驱动器失调电压
        3. 8.3.1.3 可耐受 5V 输入
        4. 8.3.1.4 NC 引脚
        5. 8.3.1.5 驱动器等效原理图
      2. 8.3.2 SN65LVDS2 和 SN65LVDT2 特性
        1. 8.3.2.1 接收器开路失效防护
        2. 8.3.2.2 接收器输出电压和上电复位
        3. 8.3.2.3 共模范围与电源电压
        4. 8.3.2.4 通用比较器
        5. 8.3.2.5 接收器等效原理图
        6. 8.3.2.6 NC 引脚
    4. 8.4 器件功能模式
      1. 8.4.1 在 VCC < 1.5V 条件下运行
      2. 8.4.2 在 1.5V ≤ VCC < 2.4V 条件下运行
      3. 8.4.3 在 2.4V ≤ VCC < 3.6V 条件下运行
      4. 8.4.4 SN65LVDS1 真值表
      5. 8.4.5 SN65LVDS2 和 SN65LVDT2 真值表
  10. 应用和实施
    1. 9.1 应用信息
    2. 9.2 典型应用
      1. 9.2.1 点对点通信
        1. 9.2.1.1 设计要求
        2. 9.2.1.2 详细设计过程
          1. 9.2.1.2.1  驱动器电源电压
          2. 9.2.1.2.2  驱动器旁路电容
          3. 9.2.1.2.3  驱动器输入电压
          4. 9.2.1.2.4  驱动器输出电压
          5. 9.2.1.2.5  介质互连
          6. 9.2.1.2.6  PCB 传输线路
          7. 9.2.1.2.7  端接电阻器
          8. 9.2.1.2.8  驱动器 NC 引脚
          9. 9.2.1.2.9  接收器电源电压
          10. 9.2.1.2.10 接收器旁路电容
          11. 9.2.1.2.11 接收器输入共模范围
          12. 9.2.1.2.12 接收器输入信号
          13. 9.2.1.2.13 接收器输出信号
          14. 9.2.1.2.14 接收器 NC 引脚
      2. 9.2.2 应用曲线
      3. 9.2.3 多点通信
        1. 9.2.3.1 设计要求
        2. 9.2.3.2 详细设计过程
          1. 9.2.3.2.1 介质互连
        3. 9.2.3.3 应用曲线
  11. 10电源相关建议
  12. 11布局
    1. 11.1 布局指南
      1. 11.1.1 微带与带状线拓扑
      2. 11.1.2 电介质类型和电路板结构
      3. 11.1.3 建议的堆叠布局
      4. 11.1.4 引线间距
      5. 11.1.5 串扰和接地反弹最小化
      6. 11.1.6 去耦
    2. 11.2 布局示例
  13. 12器件和文档支持
    1. 12.1 器件支持
      1. 12.1.1 其他 LVDS 产品
    2. 12.2 第三方产品免责声明
    3. 12.3 文档支持
      1. 12.3.1 相关信息
    4. 12.4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5. 12.5 支持资源
    6. 12.6 商标
    7. 12.7 静电放电警告
    8. 12.8 术语表
  14. 13修订历史记录
  15. 14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请参考 PDF 数据表获取器件具体的封装图。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 D|8
  • DBV|5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接收器输入共模范围

SN65LVDS2 和 SN65LVDT2 支持的输入共模范围取决于器件电源电压。根据建议条件表,我们可以看到支持的范围为 0V 至低于电源轨 0.8V。

在 3.3V 的电源电压下,只要输入共模电压在 GND 和 2.5V 之间,器件就能正常运行。接收器需要在整个共模输入范围内满足灵敏度要求。

回到发送器讨论,我们记得 SN65LVDS1 具有 1.2V 的输出共模范围。如果使用此处讨论的接收器之一,则可以看到,当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接地电位差位于约 ±1V 范围内时,通信链路将保持有效运行。由于 LVDS 中使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因此该器件能够在以下环境中运行:因接地电位差和共模噪声相结合而导致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共模差为 1V。这个 1V 电位差暗示了 LVDS 电路的预期应用。

RS-485 等标准支持近 10V 的电位差,从而能够实现超过 1km 的通信距离。LVDS 器件的预期应用更多地集中在中等距离通信上,例如板上的芯片之间、机架中的电路板之间或机架与附近的机架之间。当 1V 电位差不足以满足要求,但仍需要 LVDS 的高速和低电压特性时,设计人员可以从 TI 提供的 M-LVDS 器件中进行选择,也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扩展共模范围的 LVDS 器件,例如 SN65LVD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