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CQ0 may   2023 TLV1812 , TLV1851 , TLV7011

 

  1.   1
  2.   摘要
  3.   商标
  4. 1引言
  5. 2输入类型
    1. 2.1 经典双极性输入
    2. 2.2 受 ESD 保护的输入
    3. 2.3 “失效防护”和“容错”输入
      1. 2.3.1 LM339 系列 - 原始“失效防护”输入
      2. 2.3.2 现代“失效防护”输入
    4. 2.4 “过轨”输入
  6. 3识别输入类型之间的差异
    1. 3.1 较旧的双极器件输入
    2. 3.2 识别 ESD 钳位输入
    3. 3.3 识别“失效防护”或“过轨”输入
  7. 4针对“失效防护”和“过轨”输入的预防措施
  8. 5负输入电压
  9. 6输入类型比较表
  10. 7总结
  11. 8参考文献

受 ESD 保护的输入

CMOS 和现代低电压双极器件将在输入端具有 ESD 钳位,以保护输入端免受 ESD 冲击和电压偏移的影响。轨至轨和非轨至轨输入端均存在这些 ESD 结构。

常见的 ESD 保护是在每个引脚与两个电源之间连接一个二极管。

GUID-20230209-SS0I-8DF2-K9W1-BTC0PQ1HPBKF-low.svg图 2-1 典型的 ESD 保护方案

将“上部”ESD 二极管连接到正电源会将输入钳位到高于正电源的二极管压降。这限制了输入可以高于电源的电压量,通常仅比电源高 0.2V 至 0.5V。如果向输入端施加的信号高于电源电压并具有足够的可用电流(例如电池或其他电源线),则可通过 ESD 二极管对比较器 V+ 电源线进行反馈。始终建议将一个串联限流电阻器与输入端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