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GL6D September   2007  – August 2016 LMV641

PRODUCTION DATA.  

  1. 特性
  2. 应用范围
  3. 说明
  4. 修订历史记录
  5. 引脚配置和功能
  6. 规格
    1. 6.1 绝对最大额定值
    2. 6.2 ESD 额定值
    3. 6.3 建议的工作条件
    4. 6.4 热性能信息
    5. 6.5 直流电气特性:2.7V
    6. 6.6 直流电气特性:10V
    7. 6.7 典型特性
  7. 详细 说明
    1. 7.1 概述
    2. 7.2 功能框图
    3. 7.3 特性 说明
      1. 7.3.1 低电压和低功耗操作
      2. 7.3.2 宽带宽
      3. 7.3.3 低输入参考噪声
      4. 7.3.4 地面感应和轨至轨输出
      5. 7.3.5 小型尺寸
    4. 7.4 器件功能模式
      1. 7.4.1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稳定性
        1. 7.4.1.1 环路补偿
        2. 7.4.1.2 外部电阻器补偿
  8. 应用和实现
    1. 8.1 应用信息
    2. 8.2 典型 应用
      1. 8.2.1 高增益、低功耗反相放大器
        1. 8.2.1.1 设计要求
        2. 8.2.1.2 详细设计流程
        3. 8.2.1.3 应用曲线
      2. 8.2.2 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
        1. 8.2.2.1 设计要求
        2. 8.2.2.2 详细设计流程
          1. 8.2.2.2.1 使用模数转换器时应考虑增益误差和带宽
      3. 8.2.3 音频带宽滤波器
  9. 电源相关建议
  10. 10布局
    1. 10.1 布局准则
    2. 10.2 布局示例
  11. 11器件和文档支持
    1. 11.1 器件支持
      1. 11.1.1 开发支持
    2. 11.2 文档支持
      1. 11.2.1 相关文档
    3. 11.3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4. 11.4 社区资源
    5. 11.5 商标
    6. 11.6 静电放电警告
    7. 11.7 Glossary
  12. 12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规格

绝对最大额定值

自然通风工作温度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1)(7)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差分输入 VID ±0.3 ±0.3 V
电源电压 (VS = V+ - V) 13.2 V
输入和输出引脚电压 (V−0.3) V+ +0.3 V
结温 (2) 150 °C
存储温度,Tstg -65 150 °C

ESD 额定值

单位
V(ESD) 静电放电 人体放电模型 (HBM), (1) ±2000 V
机器放电模式 (MM) ±200
人体放电模型,适用标准。MIL-STD-883,Method 3015.7。

建议的工作条件

在自然通风温度范围内测得(除非另有说明)
最小值 标称值 最大值 单位
温度(2) -40 125 °C
电源电压 (VS = V+ – V) 2.7 12 V

热性能信息

热指标(1) LMV641 单位
DBV (SOT-23) DCK (SC70) D (SOIC)
5 引脚 5 引脚 8 引脚
RθJA(2) 结至环境热阻 325 456 166 °C/W
RθJC(top) 结至外壳(顶部)热阻 178.1 121.8 93.6 °C/W
RθJB 结至电路板热阻 60.8 68.9 90.9 °C/W
ψJT 结至顶部的特征参数 57.7 5.3 38.4 °C/W
ψJB 结至电路板的特征参数 60.2 68.1 90.4 °C/W
RθJC(bot) 结至外壳(底部)热阻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C/W
有关传统和新热指标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应用报告《半导体和 IC 封装热指标》

直流电气特性:2.7V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指定的所有限值均是针对以下条件:TA = 25°C、V+ = 2.7V、V = 0V、VO = VCM = V+/2 以及 RL > 1 MΩ。
参数 测试条件 最小值
(4)
典型值
(3)
最大值
(4)
单位
VOS 输入失调电压 TA = 25°C 30 500 µV
温度极限 750
TC VOS 输入失调平均漂移 0.1 µV/°C
IB 输入偏置电流 TA = 25°C (5) 75 95 nA
温度极限 110
IOS 输入失调电流 0.9 5 nA
CMRR 共模抑制比 0V ≤ VCM ≤ 1.7V TA = 25°C (5) 89 114 dB
温度极限 84
PSRR 电源抑制比 2.7V ≤ V+ ≤ 10V,VCM = 0.5 TA = 25°C (5) 94.5 105 dB
温度极限 92.5
2.7V ≤ V+ ≤ 12V,VCM = 0.5 TA = 25°C (5) 94 100
温度极限 92
CMVR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CMRR ≥ 80dB TA = 25°C (5) 0 1.8 V
CMRR ≥ 68dB 温度极限 0 1.8
AVOL 大信号电压增益 0.3V ≤ VO ≤ 2.4V,RL = 2kΩ 且连接至 V+/2
82 88 dB
0.4V ≤ VO ≤ 2.3V,RL = 2kΩ 且连接至 V+/2 78
0.3V ≤ VO ≤ 2.4V,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 TA = 25°C (5) 86 98
0.4V ≤ VO ≤ 2.3V,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 温度极限 82
VO 输出摆幅高 RL = 2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42 58 相对于电源轨的摆幅 (mV)
温度极限 68
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22 35
温度极限 40
输出摆幅低 RL = 2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38 48
温度极限 58
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18 30
35
IOUT 拉电流输出和灌电流输出 VIN_DIFF = 100mV 且连接至 VO = V+/2 (6) 拉电流 22 mA
灌电流 25
IS 电源电流 TA = 25°C (5) 138 170 µA
温度极限 220
SR 压摆率 AV = 1,VO = 1VPP 上升(10% 至 90%) 2.3 V/µs
下降(90% 至 10%) 1.6
GBW 增益带宽积 10 MHz
en 输入参考电压噪声 f=1kHz 14 nV/√Hz
in 输入参考电流噪声 f = 1kHz 0.15 pA/√Hz
THD 总谐波失真 f = 1kHz,AV = 2,RL = 2kΩ 0.014%

直流电气特性:10V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指定的所有限值均是针对以下条件:TA = 25°C、V+ = 10V、V = 0V、VO = VCM = V+/2 以及 RL > 1 MΩ。
参数 测试条件 最小值
(4)
典型值
(3)
最大值
(4)
单位
VOS 输入失调电压 TA = 25°C (5) 5 500 µV
温度极限 750
TC VOS 输入失调平均漂移 0.1 µV/°C
IB 输入偏置电流 (5) TA = 25°C (5) 70 90 nA
温度极限 105
IOS 输入失调电流 0.7 5 nA
CMRR 共模抑制比 0V ≤ VCM ≤ 9V TA = 25°C (5) 94 120 dB
温度极限 90
PSRR 电源抑制比 2.7V ≤ V+ ≤ 10V,VCM = 0.5V TA = 25°C (5) 94.5 105 dB
温度极限 92.5
2.7V ≤ V+ ≤ 12V,VCM = 0.5V TA = 25°C (5) 94 100
温度极限 92
CMVR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CMRR ≥ 80dB TA = 25°C (5) 0 9.1 V
CMRR ≥ 76dB 温度极限 0 9.1
AVOL 大信号电压增益 0.3V ≤ VO ≤ 9.7V,RL = 2kΩ 且连接至 V+/2
0.4V ≤ VO ≤ 9.6V,RL = 2kΩ 且连接至 V+/2
TA = 25°C (5) 90 99 dB
温度极限 85
0.3V ≤ VO ≤ 9.7V,RL = 10kΩ 且连接至 V+/10
0.4V ≤ VO ≤ 9.6V,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
TA = 25°C (5) 97 104
温度极限 92
VO 输出摆幅高 RL = 2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68 95 相对于电源轨的摆幅 (mV)
温度极限 125
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37 55
温度极限 65
输出摆幅低 RL = 2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65 90
温度极限 110
RL = 10kΩ 且连接至 V+/2,VIN = 100mV TA = 25°C (5) 32 42
温度极限 52
IOUT 拉电流输出和灌电流输出 VIN_DIFF = 100mV
且连接至 VO = V+/2 (6)
拉电流 26 mA
灌电流 112
IS 电源电流 TA = 25°C (5) 158 190 µA
温度极限 240
SR 压摆率 AV = 1,VO = 2V 且连接至 8VPP 上升(10% 至 90%) 2.6 V/µs
下降(90% 至 10%) 1.6
GBW 增益带宽积 10 MHz
en 输入参考电压噪声 f=1kHz 14 nV/√Hz
in 输入参考电流噪声 f = 1kHz 0.15 pA/√Hz
THD 总谐波失真 f = 1kHz,AV = 2,RL = 2kΩ 0.002%
绝对最大额定值表示限值,超过这些限值可能对器件造成损坏。运行额定值表示旨在让器件正常工作但无法保证特定性能的条件。有关保证的各种规范和测试条件,请参阅电气特性 表。
最大功率损耗是 TJ(MAX, RθJA 的函数。任何环境温度下允许的最大功率损耗为 PD = (TJ(MAX) - TA)/ RθJA。所有数字均适用于直接焊接到 PC 板的封装。
典型值表示评定特性时确定的最有可能达到的参数标准。实际典型值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而且还取决于应用和配置。已发货生产材料的典型值未经过测试且未指定。
限值均在 25ºC 下经过 100% 生产检测。使用统计质量控制 (SQC) 方法通过关联指定工作温度范围的限值。
正电流相当于流入器件的电流。
此部件不受短路保护,所以不建议在低电阻负载下运行。典型特性中提供典型的拉电流输出和灌电流输出曲线,在设计重负载之前应参考此曲线。
如果需要军用/航天专用器件,请与德州仪器 (TI) 销售办事处/分销商联系,以了解可用性和技术规格。

典型特性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 TA = 25°C、V+ = 10V、V = 0V、VCM = VS/2。
LMV641 20203307.gif
Figure 1. 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09.gif
Figure 3. 失调电压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1.gif
Figure 5. 失调电压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21.gif
Figure 7. 失调电压分布图
LMV641 20203366.gif
Figure 9. CMRR 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7.gif
Figure 11. 输入偏置电流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27.gif
Figure 13. 带容性负载的开环增益和相位
LMV641 20203329.gif
Figure 15. 带电阻负载的开环增益和相位
LMV641 20203325.gif
Figure 17. 输入参考噪声电压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68.gif
Figure 19. THD+N 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70.gif
Figure 21. THD+N 与 VOUT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34.gif
Figure 23. 拉电流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31.gif
Figure 25. 拉电流与 VOUT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33.gif
Figure 27. 拉电流与 VOUT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22.gif
Figure 29. 小信号瞬态响应
LMV641 20203313.gif
Figure 31. 高侧输出摆幅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5.gif
Figure 33. 高侧输出摆幅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72.gif
Figure 35. 压摆率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08.gif
Figure 2. 失调电压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0.gif
Figure 4. 失调电压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2.gif
Figure 6. 失调电压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9.gif
Figure 8. 失调电压分布图
LMV641 20203367.gif
Figure 10. PSRR 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8.gif
Figure 12. 输入偏置电流与 VCM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28.gif
Figure 14. 带容性负载的开环增益和相位
LMV641 20203330.gif
Figure 16. 带电源电压的开环增益和相位
LMV641 20203335.gif
Figure 18. 闭环输出阻抗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69.gif
Figure 20. THD+N 与频率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71.gif
Figure 22. THD+N 与 VOUT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65.gif
Figure 24. 灌电流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32.gif
Figure 26. 灌电流与 VOUT 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24.gif
Figure 28. 大信号瞬态
LMV641 20203323.gif
Figure 30. 小信号瞬态响应
LMV641 20203314.gif
Figure 32. 低侧输出摆幅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LMV641 20203316.gif
Figure 34. 输出摆幅低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