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D76 October   2023 AM69A

 

  1.   1
  2.   摘要
  3. 1引言
  4. 2定位和建图
    1. 2.1 同步定位与建图
    2. 2.2 图形 SLAM
    3. 2.3 定位
  5. 3周围环境感知
  6. 4规划路线
  7. 5总结

图形 SLAM

GUID-20230918-SS0I-XMKQ-XZV9-0TFLZBZ0D2CX-low.svg图 2-1 机器人姿态和观测结果图

图形 SLAM 将 SLAM 问题视为图形结构的非线性优化,其中节点表示机器人的姿态和不同时间的观测结果,边表示姿态之间的约束条件。图 2-1 展示了一个玩具示例,说明了如何借助机器人移动时的姿态和观测结果来构建图形。xixjxk 是机器人的姿态,P0P1 是摄像头观测到的地标、物体或点。此处假设通过 xixj 观测 P0,通过 xjxk 观测 P1pnt(其中 n = 0、1,t = i、j、k)定义为通过 xt 观测的 Pn 的位置。图形 SLAM 的目标是确定机器人姿态之间的变换,即 z’ijz’jk,使由不同姿态产生的相同观测结果尽可能地重叠。因此,需要确定 xt(其中 t = i、j、k),使 (p0ip0j)2 + (p1jp1k)2 最小。

GUID-20230918-SS0I-VXPK-181N-VXS6DPTKVS7L-low.svg图 2-2 图形 SLAM 流程

图 2-2 显示了图形 SLAM 流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前端和后端。前端处理输入传感器数据,以估计移动机器人的姿态以及机器人周围的明显特征。前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 数据采集: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连续捕获数据。捕获的传感器数据在此处进行预处理。例如,在数据采集期间执行 ISP、镜头失真校正、立体图像校正和激光雷达点云运动补偿等操作。在固定时间间隔内捕获的数据构成一帧。
  • 特征提取:从每一帧中提取独特的描述性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图像中的关键点(视觉 SLAM),也可以是几何特征(例如边缘、平面以及扫描的 2D 或 3D 点本身)(激光雷达 SLAM)。
  • 特征关联:移动机器人将从不同帧中提取的特征进行关联,以确定哪些特征与环境中的相同特征相对应。
  • 姿态估计:根据相关特征,移动机器人估计其位置和方向在两帧之间的变化,从而估计移动机器人的新姿态。估计完姿态,就可以使用相关特征来更新地图。

在前端估计的移动机器人姿态是有误差的,并且误差会随着移动机器人的移动而累积,从而导致巨大的漂移误差。后端负责细化估计的姿态并更新地图。此细化包括以下步骤:

  • 闭环检测:此过程可确定以前是否访问过当前位置。要通过图形优化减少漂移误差,确定访问过的位置至关重要。
  • 图形优化:图形保留在图形 SLAM 中,如图 2-1 所示。目标是更新先前估计的姿态,使从一个姿态观测到的结果(如特征)与从其他姿态观测到的相同结果尽可能重叠。牛顿法、高斯牛顿法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 (LM) 优化等非线性优化技术均用于此用途。

一般来说,在视觉 SLAM 中,创建的地图是一组提取的特征及其位置和描述符;在激光雷达 SLAM 中,创建的地图是一组几何特征或点本身。在许多用例中,地图在经过后处理后还会以占据栅格地图的形式保存,以便于障碍物检测和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