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SK4A August   2023  – November 2023 LM5185-Q1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说明(续)
  6. 引脚配置和功能
  7. 规格
    1. 6.1 绝对最大额定值
    2. 6.2 ESD 等级
    3. 6.3 建议运行条件
    4. 6.4 热性能信息
    5. 6.5 电气特性
    6. 6.6 典型特性
  8. 详细说明
    1. 7.1 概述
    2. 7.2 功能方框图
    3. 7.3 特性说明
      1. 7.3.1  功率 MOSFET 栅极驱动器
      2. 7.3.2  PSR 反激式运行模式
      3. 7.3.3  高电压 VCC 稳压器
      4. 7.3.4  设置输出电压
        1. 7.3.4.1 二极管热补偿
      5. 7.3.5  控制环路误差放大器
      6. 7.3.6  精密使能端
      7. 7.3.7  可配置软启动
      8. 7.3.8  最小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
      9. 7.3.9  电流检测和过流保护
      10. 7.3.10 热关断
    4. 7.4 器件功能模式
      1. 7.4.1 关断模式
      2. 7.4.2 待机模式
      3. 7.4.3 工作模式
  9. 应用和实施
    1. 8.1 应用信息
    2. 8.2 典型应用
      1. 8.2.1 设计 1:额定电压为 16.4V、额定电流为 1A 的宽 VIN、低 IQ PSR 反激式转换器
        1. 8.2.1.1 设计要求
        2. 8.2.1.2 详细设计过程
          1. 8.2.1.2.1  使用 WEBENCH® 工具创建定制设计方案
          2. 8.2.1.2.2  使用 Excel 快速启动工具创建定制设计方案
          3. 8.2.1.2.3  反激式变压器 T1 和电流检测电阻器 (RCS)
          4. 8.2.1.2.4  反激式二极管 – DFLY
          5. 8.2.1.2.5  漏感钳位电路 – DF、DCLAMP
          6. 8.2.1.2.6  反馈电阻器 – RFB
          7. 8.2.1.2.7  热补偿电阻器 – RTC
          8. 8.2.1.2.8  UVLO 电阻器 – RUV1、RUV2
          9. 8.2.1.2.9  软启动电容器 – CSS
          10. 8.2.1.2.10 补偿器件
        3. 8.2.1.3 应用曲线
    3. 8.3 电源建议
    4. 8.4 布局
      1. 8.4.1 布局指南
      2. 8.4.2 布局示例
  10. 器件和文档支持
    1. 9.1 器件支持
      1. 9.1.1 开发支持
        1. 9.1.1.1 使用 WEBENCH® 工具创建定制设计方案
    2. 9.2 文档支持
      1. 9.2.1 相关文档
    3. 9.3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4. 9.4 支持资源
    5. 9.5 商标
    6. 9.6 静电放电警告
    7. 9.7 术语表
  11. 10修订历史记录
  12. 11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引脚配置和功能

GUID-20230523-SS0I-JG39-QGZT-1ZXDDWSXHKTQ-low.svg图 5-1 PWP 封装14 引脚 HTSSOP(顶视图)
表 5-1 引脚功能
引脚 类型(1) 说明
编号 名称
1 EN I 使能输入和欠压锁定 (UVLO) 编程引脚。如果 EN 电压低于 1.1V,则转换器处于关断模式,所有功能均被禁用。如果 EN/UVLO 电压大于 1.1V 且低于 1.5V,则转换器处于待机模式,内部稳压器可运行且不进行切换。如果 EN/UVLO 电压高于 1.5V,则启动序列开始。
3 TC I 温度补偿引脚。在 TC 和 RSET 之间连接一个电阻器,以补偿次级二极管正向压降的温度系数,从而改善次级侧输出稳压。
4 RSET I 用于设置 FB 的基准电流、连接至 GND 的基准电阻器。在 RSET 和 GND 之间连接一个 10kΩ 电阻器。
5 AGND G 模拟地。内部控制电路的接地连接。
6 SS I 软启动输入。在 SS 和 AGND 之间连接一个电容器,以调整输出启动时间和输入浪涌电流。如果 SS 保持开路,则内部 6ms 软启动计时器将被激活。
7 COMP O 跨导误差放大器输出。在 COMP 和 AGND 之间连接补偿网络。
8 PGND G 电源地。栅极驱动器的接地连接。
9 CS I 电流检测输入引脚。通过一个短路径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的正极侧。
10 VCC P 内部 VCC 稳压器的输出和 MOSFET 驱动器的电源电压输入。在该引脚和 PGND 之间连接一个陶瓷旁路电容器。
11 GATE O N 沟道 MOSFET 栅极驱动输出。通过一条短的低电感路径直接连接到 N 沟道 MOSFET 的栅极。
13 FB I 初级侧反馈引脚。在 FB 和 SW 之间连接一个电阻器。FB 电阻器与 RSET 引脚上的电阻器之比设置输出电压。
14 VIN P/I 输入电源连接。内部偏置稳压器和输入电压检测引脚的电源。通过较短的低阻抗路径直接连接到转换器的输入电源。
2、12 NC –– 无电气连接。
–– EP –– 外露焊盘。连接到 AGND 和印刷电路板接地平面以改善功率耗散。
P = 电源,G = 地,I = 输入,O = 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