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U04 November   2023 DAC61401 , DAC81401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引脚配置和功能
  6. 规格
    1. 5.1  最大绝对额定值
    2. 5.2  ESD 等级
    3. 5.3  建议运行条件
    4. 5.4  热性能信息
    5. 5.5  电气特性
    6. 5.6  时序要求:写入,IOVDD:1.7 V 至 2.7 V
    7. 5.7  时序要求:写入,IOVDD:2.7V 至 5.5V
    8. 5.8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0,IOVDD:1.7 V 至 2.7 V
    9. 5.9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1,IOVDD:1.7 V 至 2.7 V
    10. 5.10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0,IOVDD:2.7V 至 5.5V
    11. 5.11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1,IOVDD:2.7V 至 5.5V
    12. 5.12 时序图
    13. 5.13 典型特性
  7. 详细说明
    1. 6.1 概述
    2. 6.2 功能方框图
    3. 6.3 特性说明
      1. 6.3.1 数模转换器 (DAC) 架构
      2. 6.3.2 R-2R 梯形 DAC
      3. 6.3.3 可编程增益输出缓冲器
      4. 6.3.4 感测引脚
      5. 6.3.5 DAC 寄存器结构
        1. 6.3.5.1 输出更新
        2. 6.3.5.2 软件清除
          1. 6.3.5.2.1 软件复位模式
      6. 6.3.6 内部基准
      7. 6.3.7 电源序列
        1. 6.3.7.1 上电复位 (POR)
      8. 6.3.8 过热警报
    4. 6.4 器件功能模式
      1. 6.4.1 省电模式
    5. 6.5 编程
      1. 6.5.1 独立操作
      2. 6.5.2 菊花链运行
      3. 6.5.3 帧错误校验
  8. 寄存器映射
    1. 7.1 寄存器
  9. 应用和实施
    1. 8.1 应用信息
    2. 8.2 典型应用
      1. 8.2.1 设计要求
      2. 8.2.2 详细设计过程
        1. 8.2.2.1 主要元件
        2. 8.2.2.2 补偿电容器
        3. 8.2.2.3 增益级
        4. 8.2.2.4 衰减和缓冲级
        5. 8.2.2.5 外部电源
        6. 8.2.2.6 保护设计
        7. 8.2.2.7 设计精度
      3. 8.2.3 应用曲线
    3. 8.3 初始化设置
    4. 8.4 电源相关建议
    5. 8.5 布局
      1. 8.5.1 布局指南
      2. 8.5.2 布局示例
  10. 器件和文档支持
    1. 9.1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2. 9.2 支持资源
    3. 9.3 商标
    4. 9.4 静电放电警告
    5. 9.5 术语表
  11. 10修订历史记录
  12. 11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典型特性

TA = 25°C、VDD = 5.0V、IOVDD = 1.8V、外部基准、单极范围:AVSS = 0V 且 AVDD ≥ VMAX + 1.5V 用于 DAC 范围,双极范围:AVSS ≤ VMIN − 1.5V 和 AVDD ≥ VMAX + 1.5V 用于 DAC 范围,且 DAC 输出为空载(除非另有说明)

GUID-20231018-SS0I-WKRT-KL7Z-MJ8HZRZCKGVZ-low.png
 
图 5-4 DAC81401 相对精度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SQSH-Z7QF-C6ZBCSKJSXS2-low.png
 
图 5-6 DAC81401 DNL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VJ4V-RFFS-RPR1RCSX1D3L-low.svg
 
图 5-8 DAC81401 TUE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BW35-DSB9-ZD1HLQBZBZT4-low.svg
 
图 5-10 DAC61401 相对精度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1M6D-BNFT-SQQ3BKQTHV1V-low.svg
 
图 5-12 DAC61401 DNL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KK1Z-T3RP-KRXV0BKWVHS1-low.svg
 
图 5-14 DAC61401 TUE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双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4LPP-TJHM-ZRNDBTC0KDTQ-low.svg
 
图 5-16 DAC81401 相对精度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XMKG-RNVG-WHWMN6GGQVQT-low.svg
 
图 5-18 DAC61401 相对精度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0PJM-CZKN-N3GGRLXGNTWL-low.svg
 
图 5-20 TUE 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VD5W-K9GZ-S4KQJPHKKDCM-low.svg
 
图 5-22 单极零代码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HNHK-N2BZ-W8PVT6DHDFFT-low.svg
 
图 5-24 双极零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RNM2-CVD3-KXRMBFH9CNLC-low.svg
 
图 5-26 满量程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NX9X-QPRZ-9DDNPZDNHTSX-low.svg
 
图 5-28 电源电流(IAVDD、IAVSS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LP6P-MHDL-K51QQGSX6JJK-low.svg
DAC 范围 = ±20V
图 5-30 电源电流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MNCX-WGJ3-RPSFJPZC91JQ-low.svg
 
图 5-32 电源的余量和下余量
与输出电流间的关系
GUID-20230925-SS0I-8JJ3-W1WW-JNMMNKPL75G2-low.svg
DAC 范围 = ±10V
图 5-34 满标度建立时间,上升沿
GUID-20230925-SS0I-HPW8-MBDD-4QBSQSGMZ0CF-low.svg
DAC 范围 = ±20V
图 5-36 DAC 输出使能干扰
GUID-20230925-SS0I-WBKJ-XMWF-GM76MPQGKV33-low.svg
DAC 范围 = ±10V
图 5-38 干扰脉冲,1LSB 步长,
下降沿
GUID-20231018-SS0I-NCGP-SDL8-0P3LTHZ9XHMQ-low.svg
 
图 5-40 关断响应
GUID-20231018-SS0I-RJRD-CRJQ-70VHCBFQCHFW-low.svg
DAC 范围 = 0V 至 5V 中标度代码
图 5-42 DAC 输出噪声
GUID-20231018-SS0I-WJC6-LWTC-QFN1P9Q5F2WL-low.svg
 
图 5-44 内部基准电压
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GUID-20230925-SS0I-1L9D-LWZV-JP7XSXLF39P5-low.svg
 
图 5-46 内部基准噪声密度与频率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2CLL-WXXF-SJ1JV1TTSKP8-low.svg
 
 
 
图 5-48 内部基准温漂直方图
GUID-20231018-SS0I-MGHN-MSQG-LGDXVBHXGB8L-low.png
 
图 5-5 DAC81401 相对精度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ZKXV-WVKP-7DFXRFLVMWFD-low.png
 
图 5-7 DAC81401 DNL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BNP9-LHZK-2SKLNGNTZWRR-low.svg
 
图 5-9 DAC81401 TUE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WNSJ-F6XJ-9X2RG8CZNHSB-low.svg
 
图 5-11 DAC61401 相对精度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ZJ3D-VRRJ-QC5T8VTKC5MT-low.svg
 
图 5-13 DAC61401 DNL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2M2N-TBQZ-56CVWXNPFLMP-low.svg
 
图 5-15 DAC61401 TUE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单极输出)
GUID-20231018-SS0I-PCBZ-SFBB-KLMWKCSQT3WN-low.svg
 
图 5-17 DAC81401 DNL 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HMFF-50CM-ZKRBZZBMMJGX-low.svg
 
图 5-19 DAC61401 DNL 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T41F-XG0K-CNSHC0NLMNWZ-low.svg
 
图 5-21 单极偏移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P8H7-XHNS-7LR7C8D27NXF-low.svg
 
图 5-23 双极零代码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5KVQ-NH6Q-ZCVKLHCCLH2M-low.svg
 
图 5-25 增益误差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PPMB-LKR9-LZ2GW052D4FN-low.svg
 
图 5-27 电源电流 (IVDD)
与数字输入代码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5LNL-TRCL-LGGFGQ3J0JL8-low.svg
 
图 5-29 电源电流 (IIOVDD)
与电源电压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WP76-SWRK-6LGBK2X6BV6X-low.svg
DAC 范围 = ±20V
图 5-31 断电电流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91KS-ML4R-JWCHXJQKVQRV-low.svg
 
图 5-33 拉电流和灌电流能力
GUID-20230925-SS0I-S8RC-KSFB-MLGRHXMLZS2G-low.svg
DAC 范围 = ±10V
图 5-35 满标度建立时间,下降沿
GUID-20230925-SS0I-9J65-KMZJ-BXHPWB8ZQB2C-low.svg
DAC 范围 = ±10V
图 5-37 干扰脉冲,1LSB 步长,
上升沿
GUID-20231018-SS0I-SSNX-WMNQ-VRSKP5LKQBM2-low.svg
 
图 5-39 上电响应
GUID-20230925-SS0I-1PBP-MNJQ-26JCNSG2VPK1-low.svg
DAC 范围 = 0V 至 5V 中标度代码
图 5-41 DAC 输出噪声密度与频率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XZX5-QBH3-S68S0RQLHLTD-low.svg
 
图 5-43 内部基准电压与温度间的关系
GUID-20231031-SS0I-PJKQ-DBDB-KXX1ZWTTGGBZ-low.svg
 
图 5-45 内部基准电压与时间间的关系
GUID-20231018-SS0I-ZQPS-2KMF-JPNZGZC4PJCP-low.svg
 
图 5-47 内部基准噪声
GUID-20231018-SS0I-3STV-W9ZJ-KWLW2BZFRKLZ-low.svg
VOUT = 0V(DAC 代码位于中标度),输出空载,
AVDD = 10V,AVSS = –10V,VDD = 5V,
电源噪声 VPP = 0.2V
图 5-49 交流电源抑制比 (PSS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