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E96 July 2024 TPSI2072-Q1 , TPSI2140-Q1 , TPSI3050 , TPSI3050-Q1 , TPSI3052 , TPSI3052-Q1 , TPSI3100 , TPSI3100-Q1
固态继电器是没有活动部件的开关,可通过 MCU 等外部器件提供的信号控制负载。高压系统(例如电动汽车中的高压电池)需要使用固态继电器,以便通过低压信号控制高压负载。这些类型的应用通常需要隔离,防止两个电源域由于高电势差而形成不必要的接地环路,并确保在危险电流下对用户提供保护。
有许多方法可用来实现固态继电器的隔离。过去几年,光电隔离或光学隔离技术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光电隔离相比,新型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更具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可靠性更高,以及能够跨隔离势垒快速发送和接收信号,从而可提供诊断信息,向系统发送有关过流或过热等意外故障的通知。本应用手册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固态继电器及其内部拓扑。
Other TMs
固态继电器是一个电子开关,在控制端子上施加外部电压时打开或关闭。固态继电器的典型应用与机电继电器相同;但主要区别在于,固态继电器没有活动部件,并具有可靠性优势。固态继电器的常见示例包括光学继电器或光电继电器,或者具有电容式或电感式隔离的隔离式开关和隔离式开关驱动器。
机电继电器于 19 世纪中叶发明。这些器件将线圈与可移动的金属触点结合使用来充当电动开关。这些器件会因为金属触点出现磨损而发生故障,例如焊死在一起。因此,在完全失效之前器件能够进行的开关周期数有限,从而限制了其总体可靠性。
开发固态继电器是为了克服传统继电器的这些故障和限制,其中光电继电器作为固态继电器的早期设计之一,逐渐成为这类技术中主要的设计方案。光电继电器在器件内集成了 MOSFET,从而可提高可靠性。因此,光电继电器可实现更多的开关周期数,但由于内部 LED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光电继电器会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故障。
目前已开发出更新的替代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固态继电器的可靠性。为了解决光电继电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电容式和电感式隔离技术,从而可提供强大的可靠性和高性能。请参阅 节 2.2 以了解详情。
隔离式开关是具有集成 MOSFET 的单芯片设计;另外,隔离式开关驱动器是用于驱动外部 MOSFET 阵列的控制信号和电源的芯片。这两种设计都利用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来形成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在器件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通常有一个隔离势垒,该隔离势垒可以使用各种绝缘材料实现。请参阅 表 2-1 以了解详情。
隔离类型 | 绝缘材料 | 电介质强度 (1s) | 工作温度 |
---|---|---|---|
光学隔离 | 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 |
约 20VRMS/µm 约 300VRMS/µm |
-40°C - 85°C |
电感隔离 | 层压板或聚酰亚胺 | 约 300VRMS/µm | -40°C - 125°C |
电容隔离 | 二氧化硅 | 约 500VRMS/µm | -40°C - 125°C |
要详细了解光学隔离、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的内部拓扑,请参阅利用可靠且性价比高的隔离技术应对高压设计挑战。
过去,机电继电器和光电继电器需要外部电阻器来控制电流,并需要外部 MOSFET 通过线圈或 LED 来驱动负载。隔离式开关和驱动器整合了基于晶体管的输入(如 TTL 或 CMOS 逻辑),从而不再需要外部电阻器和 MOSFET。因此,与其他隔离技术相比,隔离式开关或驱动器可降低总体 BOM。
图 2-3 展示了机电继电器、光电继电器和隔离式开关或驱动器(从左到右)。
所有固态继电器和机电继电器都可能会出现故障。这些故障的主要区别在于故障机制,每种器件的故障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本节介绍了机电、光和电容/电感技术中的故障机制。
当机电继电器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时,金属触点最初会在两种状态之间摆动。在与电感负载结合时,金属触点会出现电弧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流过金属触点之间的间隙。经过多次循环后,金属触点可能会焊接闭合,从而导致器件故障。这种故障机制限制了器件的开关周期,从而降低了总体可靠性。
光电继电器可能会因为内部复杂的 LED 而出现故障。具体而言,LED 会受到光衰减的影响,对于光电继电器来说,这意味着极端条件下(如过热或过流),LED 的光输出能力会降低。因此,光电继电器中的 LED 没有足够的光度来驱动栅极电压,从而限制了器件的开关功能。
固态继电器中使用的绝缘材料存在缺陷,这些缺陷称为内部空洞。这些缺陷会导致出现局部电离,即在施加高额定电压时,原子由于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负电荷或正电荷的过程。因而会降低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从而降低器件的隔离等级。此过程称为局部放电 (PD),适用于大多数固态继电器。
与光电继电器类似,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也会受到局部放电的影响。因此,这种现象可以量化为时间依赖型电介质击穿 (TDDB),这是验证任何电介质寿命的标准测试方法。可以收集器件上的时间依赖型电介质击穿 (TDDB) 性能数据来表征预期故障率。
例如,下面是 TPSI3050-Q1 的绝缘寿命预测数据。通过收集在各种高压等级下的击穿数据,下图显示了失效时间与 VRMS 之间的关系。
所有固态继电器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即没有活动部件,从而可实现高开关速度和大量开关周期。然而,由于实现隔离的方法有很多,因此每种器件都有不同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