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U04 November   2023 DAC61401 , DAC81401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引脚配置和功能
  6. 规格
    1. 5.1  最大绝对额定值
    2. 5.2  ESD 等级
    3. 5.3  建议运行条件
    4. 5.4  热性能信息
    5. 5.5  电气特性
    6. 5.6  时序要求:写入,IOVDD:1.7 V 至 2.7 V
    7. 5.7  时序要求:写入,IOVDD:2.7V 至 5.5V
    8. 5.8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0,IOVDD:1.7 V 至 2.7 V
    9. 5.9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1,IOVDD:1.7 V 至 2.7 V
    10. 5.10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0,IOVDD:2.7V 至 5.5V
    11. 5.11 时序要求:读取和菊花链,FSDO = 1,IOVDD:2.7V 至 5.5V
    12. 5.12 时序图
    13. 5.13 典型特性
  7. 详细说明
    1. 6.1 概述
    2. 6.2 功能方框图
    3. 6.3 特性说明
      1. 6.3.1 数模转换器 (DAC) 架构
      2. 6.3.2 R-2R 梯形 DAC
      3. 6.3.3 可编程增益输出缓冲器
      4. 6.3.4 感测引脚
      5. 6.3.5 DAC 寄存器结构
        1. 6.3.5.1 输出更新
        2. 6.3.5.2 软件清除
          1. 6.3.5.2.1 软件复位模式
      6. 6.3.6 内部基准
      7. 6.3.7 电源序列
        1. 6.3.7.1 上电复位 (POR)
      8. 6.3.8 过热警报
    4. 6.4 器件功能模式
      1. 6.4.1 省电模式
    5. 6.5 编程
      1. 6.5.1 独立操作
      2. 6.5.2 菊花链运行
      3. 6.5.3 帧错误校验
  8. 寄存器映射
    1. 7.1 寄存器
  9. 应用和实施
    1. 8.1 应用信息
    2. 8.2 典型应用
      1. 8.2.1 设计要求
      2. 8.2.2 详细设计过程
        1. 8.2.2.1 主要元件
        2. 8.2.2.2 补偿电容器
        3. 8.2.2.3 增益级
        4. 8.2.2.4 衰减和缓冲级
        5. 8.2.2.5 外部电源
        6. 8.2.2.6 保护设计
        7. 8.2.2.7 设计精度
      3. 8.2.3 应用曲线
    3. 8.3 初始化设置
    4. 8.4 电源相关建议
    5. 8.5 布局
      1. 8.5.1 布局指南
      2. 8.5.2 布局示例
  10. 器件和文档支持
    1. 9.1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2. 9.2 支持资源
    3. 9.3 商标
    4. 9.4 静电放电警告
    5. 9.5 术语表
  11. 10修订历史记录
  12. 11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可编程增益输出缓冲器

此电压输出级在图 6-2 中进行了概念化,根据 DAC 代码和输出范围设置提供电压输出。

GUID-20230208-SS0I-6M0F-NL7M-PX83VSV0KK8J-low.svg图 6-2 DACx1401 电压输出

可以对 DAC 输出范围进行编程。表 6-1 显示了范围和相应的增益。

表 6-1 电压输出范围与增益设置
MODE 电压输出范围 增益
单极 5V 2.0
6V(20% 超量程) 2.4
10V 4.0
12V(20% 超量程) 4.8
20V 8.0
24V(20% 超量程) 9.6
40V 16.0
双极 ±5V 4.0
±6V(20% 超量程) 4.8
±10V 8.0
±12V(20% 超量程) 9.6
±20V 16.0

输出电压 (VOUT) 可以表示为方程式 1方程式 2

对于单极输出模式

方程式 1. V O U T = V R E F I O   ×   G A I N   ×   C O D E 2 N

对于双极输出模式

方程式 2. V O U T = V R E F I O × G A I N × C O D E 2 N - G A I N × V R E F I O 2

其中:

  • CODE 是加载到 DAC 寄存器的代码的十进制等效值
  • N 为分辨率位数;DAC81401 为 16 位,DAC61401 为 12 位
  • VREFIO = 2.5V 是基准电压(内部或外部)
  • GAIN 是分配给每个输出电压输出范围的增益系数,如表 6-1 所示

输出放大器能够以 1.5V 的电源余量驱动高达 ±15mA 的电流,同时保持器件的额定总体未调误差 (TUE) 规格。输出级具有短路电流保护功能,可将输出电流限制为 40mA。该器件旨在通过未连接的 CCOMP 引脚来驱动高达 2nF 的容性负载。对于大于 2nF 的容性负载,必须在 CCOMP 和 VOUT 引脚之间连接一个外部补偿电容器(典型值为 470pF),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但代价是带宽减小和建立时间延长。借助外部补偿电容器,该器件能够驱动高达 1µF 的容性负载(节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