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的原文使用英文撰写。 为方便起见,TI 提供了译文;由于翻译过程中可能使用了自动化工具,TI 不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为确认准确性,请务必访问 ti.com 参考最新的英文版本(控制文档)。
UCC27311A 是一款强大的栅极驱动器,专为驱动采用半桥或同步降压配置的两个 N 沟道 MOSFET 而设计,绝对最大自举电压为 120V。凭借 3.7A 的峰值拉电流和 4.5A 的峰值灌电流能力,UCC27311A 可在驱动大功率 MOSFET 的同时,使切换过程经过米勒平坦区时实现极低的开关损耗。开关节点(HS 引脚)可处理负瞬态电压,从而保护高侧通道不受寄生电感和杂散电容所固有的负电压影响。
输入与电源电压无关,并且能够承受 -10V 和 +20V 的绝对最大额定值。低侧和高侧栅极驱动器彼此之间的开通和关断时间均为 4ns,并通过 LI 和 HI 输入引脚独立控制。由于使用了一个额定电压为 120V 的片上自举二极管,因此无需添加分立式自举二极管。高侧和低侧驱动器均配有欠压锁定 (UVLO) 功能,可提供对称的开通和关断行为,并且能够在驱动电压低于额定阈值时将输出强制为低电平。
器件型号 | 封装(1) | 封装尺寸(标称值) |
---|---|---|
UCC27311ADRCR | DRC(VSON,10) | 3mm × 3mm |
引脚 | 类型(3) | 说明 | |
---|---|---|---|
名称 | DRC | ||
EN | 6 | I | 使能输入。当该引脚被拉高时,它将启用驱动器。如果保持悬空或被拉低,它将禁用驱动器。建议在 EN 和 VSS 之间放置一个滤波电容器(通常为 1nF 至 10nF),以提高敏感应用的抗噪性能。 |
HB | 3 | P | 高侧自举电源。自举二极管位于片上,但需要外部自举电容器。将自举电容器的正极侧连接到该引脚。HB 旁路电容器的典型范围为 0.022µF 至 0.1µF。电容器值取决于高侧 MOSFET 的栅极电荷,还必须根据速度和纹波标准进行选择。 |
HI | 7 | I | 高侧输入。(1) |
HO | 4 | O | 高侧输出。连接到高侧功率 MOSFET 的栅极。 |
HS | 5 | P | 高侧源极连接。连接到高侧功率 MOSFET 的源极。将自举电容器的负极侧连接到该引脚。 |
LI | 8 | I | 低侧输入。(1) |
LO | 10 | O | 低侧输出。连接到低侧功率 MOSFET 的栅极。 |
VDD | 1 | P | 低侧栅极驱动器的正电源。将该引脚去耦合至 VSS (GND)。典型去耦电容器范围为 0.22µF 到 4.7µF(请参阅(2))。 |
VSS | 9 | G | 器件的负电源端子,通常为接地。 |
散热焊盘 | Pad | — | 连接到热质量较大的布线或 GND 平面以提高热性能。引脚 VSS 和外露散热焊盘在内部连接。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VDD | 电源电压 | -0.3 | 20 | V | |
VHI,VLI | HI 和 LI 上的输入电压 | -10 | 20 | V | |
VEN | EN 上的输入电压 | EN 上的输入电压或 EN | -10 | 20 | V |
VLO | LO 上的输出电压 | DC | -0.3 | VDD + 0.3 | V |
重复脉冲 < 100 ns(2) | -2 | VDD + 0.3 | |||
VHO | HO 上的输出电压 | DC | VHS – 0.3 | VHB + 0.3 | V |
重复脉冲 < 100 ns(2) | VHS – 2 | VHB + 0.3 | |||
VHS | HS 电压 | DC | -1 | 120 | V |
重复脉冲 < 100 ns(2) | -(28-VDD) | 120 | |||
VHB | HB 电压 | -0.3 | 120 | V | |
HB-HS 上的电压 | -0.3 | 20 | V | ||
TJ | 工作结温 | -40 | 150 | °C | |
Tstg | 贮存温度 | -65 | 150 | °C |
最小值 | 标称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VDD | 电源电压 | 8 | 12 | 17 | V |
VHS | HS 电压 | -1 | 105 | V | |
VHB | HB 电压 | VHS + 8, VDD – 1 |
VHS + 17, 115 |
V | |
SRHS | HS 上的电压压摆率 | 50 | V/ns | ||
TJ | 工作结温 | -40 | 150 | °C |
热指标(1) | UCC27311A | 单位 | |
---|---|---|---|
DRC (VSON) | |||
10 引脚 | |||
RθJA | 结至环境热阻 | 51.9 | °C/W |
RθJC(top) | 结至外壳(顶部)热阻 | 58.3 | °C/W |
RθJB | 结至电路板热阻 | 24.6 | °C/W |
ψJT | 结至顶部特征参数 | 1.7 | °C/W |
ψJB | 结至电路板特征参数 | 24.6 | °C/W |
RθJC(bot) | 结至外壳(底部)热阻 | 9.2 | °C/W |
参数 | 测试条件 | 最小值 | 典型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电源电流 | ||||||
IDD | VDD 静态电流 | VLI = VHI = 0V,VEN = 3V | 0.11 | 0.19 | mA | |
IDDO | VDD 工作电流 | f = 500kHz,CLOAD = 0,VEN = 3V | 1.4 | 3 | mA | |
IHB | 启动电压静态电流 | VLI = VHI = 0V,VEN = 3V | 0.065 | 0.12 | mA | |
IHBO | 启动电压工作电流 | f = 500kHz,CLOAD = 0,VEN = 3V | 1.3 | 3 | mA | |
IHBS | HB 至 VSS 静态电流 | VHS = VHB = 105V,VEN = 3V | 0.0005 | 1 | μA | |
IHBSO | HB 至 VSS 工作电流 | f = 500kHz,CLOAD = 0,VEN = 3V | 0.03 | 1 | mA | |
IDD_DIS | EN 引脚拉至低电平时的驱动器电流(禁用) | VEN = 0 | 3 | μA | ||
输入 | ||||||
VHIT_HI | 输入电压高电平阈值 | 1.7 | 2.3 | 2.55 | V | |
VHIT_LI | 输入电压高电平阈值 | 1.7 | 2.3 | 2.55 | V | |
VLIT_HI | 输入电压低电平阈值 | 1.2 | 1.6 | 1.9 | V | |
VLIT_LI | 输入电压低电平阈值 | 1.2 | 1.6 | 1.9 | V | |
VIHYS HI | 输入电压迟滞 | 0.7 | V | |||
VIHYS LI | 输入电压迟滞 | 0.7 | V | |||
RIN_HI | 输入下拉电阻 | VIN = 3V | 68 | kΩ | ||
RIN_LI | 输入下拉电阻 | VIN = 3V | 68 | kΩ | ||
ENABLE | ||||||
VEN | EN 引脚上用于启用驱动器的电压阈值 | 1.7 | 2.3 | 2.55 | V | |
VDIS | EN 引脚上用于禁用驱动器的电压阈值 | 1.2 | 1.6 | 1.9 | V | |
VENHYS | 使能引脚迟滞 | 0.7 | V | |||
REN | EN 引脚内部下拉电阻 | VEN = 3V | 80 | kΩ | ||
TEN | EN 引脚被拉至高电平后启用驱动器的时间 | VEN = 3V | 10 | μs | ||
TDIS | 在 EN 引脚被拉至低电平后禁用驱动器的时间 | VEN = 0V | 0.1 | μs | ||
欠压保护 (UVLO) | ||||||
VDDR | VDD 上升阈值 | 6.2 | 7 | 7.8 | V | |
VDDHYS | VDD 阈值迟滞 | 0.5 | V | |||
VHBR | VHB 上升阈值 | 5.6 | 6.7 | 7.9 | V | |
VHBHYS | VHB 阈值迟滞 | 1.1 | V | |||
自举二极管 | ||||||
VF | 低电流正向电压 | IVDD-HB = 100μA | 0.65 | 0.85 | V | |
VFI | 高电流正向电压 | IVDD-HB = 100mA | 0.9 | 1.05 | V | |
RD | 动态电阻,ΔVF/ΔI | IVDD-HB = 160mA 和 180mA | 0.3 | 0.55 | 0.85 | Ω |
LO 栅极驱动器 | ||||||
VLOL | 低电平输出电压 | ILO = 100mA | 0.07 | 0.19 | V | |
VLOH | 高电平输出电压 | ILO = -100mA,VLOH = VDD – VLO | 0.11 | 0.29 | V | |
峰值上拉电流(1) | VLO = 0V | 3.7 | A | |||
峰值下拉电流(1) | VLO = 12V | 4.5 | A | |||
HO 栅极驱动器 | ||||||
VHOL | 低电平输出电压 | IHO = 100mA | 0.07 | 0.19 | V | |
VHOH | 高电平输出电压 | IHO = –100mA,VHOH = VHB- VHO | 0.11 | 0.29 | V | |
峰值上拉电流(1) | VHO = 0V | 3.7 | A | |||
峰值下拉电流(1) | VHO = 12V | 4.5 | A |
参数 | 测试条件 | 最小值 | 典型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传播延迟 | ||||||
tDLFF | VLI 下降至 VLO 下降 | CLOAD = 0pF,从 LI 的 VLIT 到 LO 下降的 90% | 10 | 19 | 30 | ns |
tDHFF | VHI 下降至 VHO 下降 | CLOAD = 0pF,从 HI 的 VLIT 到 HO 下降的 90% | 10 | 19 | 30 | ns |
tDLRR | VLI 上升至 VLO 上升 | CLOAD = 0pF,从 LI 的 VHIT 到 LO 上升的 10% | 10 | 20 | 42 | ns |
tDHRR | VHI 上升至 VHO 上升 | CLOAD = 0pF,从 HI 的 VHIT 到 HO 上升的 10% | 10 | 20 | 42 | ns |
延迟匹配 | ||||||
tMON | LI 开启,HI 关闭 | TJ = 25°C,从 LO 上升的 10% 到 HO 下降的 90% | 4 | 9.5 | ns | |
tMON | LI 开启,HI 关闭 | TJ = -40°C 至 150°C,从 LO 上升的 10% 到 HO 下降的 90% | 4 | 17 | ns | |
tMOFF | LI 关闭,HI 打开 | TJ = 25°C,从 LO 下降的 90% 到 HO 上升的 10% | 4 | 9.5 | ns | |
tMOFF | LI 关闭,HI 打开 | TJ = -40°C 至 150°C,从 LO 下降的 90% 到 HO 上升的 10% | 4 | 17 | ns | |
输出上升和下降时间 | ||||||
tR_LO | LO 上升时间 | CLOAD = 1000pF,从 10% 到 90% | 7.2 | ns | ||
tR_HO | HO 上升时间 | CLOAD = 1000pF,从 10% 到 90% | 7.2 | ns | ||
tF_LO | LO 下降时间 | CLOAD = 1000pF,从 90% 到 10% | 5.5 | ns | ||
tF_HO | HO 下降时间 | CLOAD = 1000pF,从 90% 到 10% | 5.5 | ns | ||
tR_LO_p1 | LO 上升时间(3V 至 9V) | CLOAD = 0.1μF(3V 至 9V) | 0.27 | 0.6 | μs | |
tR_HO_p1 | HO 上升时间(3V 至 9V) | CLOAD = 0.1μF(3V 至 9V) | 0.27 | 0.6 | μs | |
tF_LO_p1 | LO 下降时间(9V 至 3V) | CLOAD = 0.1μF(9V 至 3V) | 0.16 | 0.4 | μs | |
tF_HO_p1 | HO 下降时间(9V 至 3V) | CLOAD = 0.1μF(9V 至 3V) | 0.16 | 0.4 | μs | |
其他 | ||||||
tIN_PW | 可改变输出 LO 的最小输入脉冲宽度 | 40 | ns | |||
tIN_PW | 可改变输出 HO 的最小输入脉冲宽度 | 40 | ns | |||
tOFF_BSD | 自举二极管关断时间(1)(2) | IF = 20mA,IREV = 0.5A(3) | 20 | ns |
T = 25°C |
VHB – VHS = 12V |
VDD = 12V |
IHO = ILO = 100mA |
VDD = VHB = 12V |
VDD = VHB = 12V |
VDD = VHB = 12V |
VDD = 12V |
T = 25°C |
VDD = 12V |
IHO = ILO = 100mA |
T = 25°C |
VDD = VHB = 12V |
VDD = VHB = 12V |
UCC27311A 是一款高压栅极驱动器,专为驱动采用同步降压或半桥配置的高侧和低侧 N 沟道 MOSFET 而设计。两个输出由两个 TTL 兼容输入信号独立控制。只要信号符合该器件的导通和关断阈值规格,该器件还可在其输入端使用 CMOS 型控制信号。该悬空高侧驱动器能够在高达 115V 的 HB 电压(以 VSS 为基准)下运行。UCC27311A 器件内部集成了 120V 自举二极管,用于为高侧栅极驱动自举电容充电。稳健可靠的电平转换器同时拥有高运行速度和低功耗特性,并且可提供从控制逻辑到高侧栅极驱动器的干净电平转换。该器件在低侧和高侧电源轨上提供了欠压锁定 (UVLO) 功能。提供了 EN 引脚(在采用 DRC 封装的器件中)来启用或禁用驱动器。
在 UCC27311A 器件中,高侧和低侧均具有独立的输入,从而在应用中提供强大的输入控制信号灵活性。高侧驱动器偏置电源的自举二极管位于 UCC27311A 内部。高侧驱动器以开关节点 (HS) 为基准,该节点通常是高侧 MOSFET 的源极引脚和低侧 MOSFET 的漏极引脚。低侧驱动器以 VSS 为基准(通常接地)。UCC27311A 功能分为输入级、UVLO 保护、电平位移、自举二极管和输出驱动器级。
特性 | 优势 |
---|---|
3.7A 拉电流和 4.5A 灌电流 | 高峰值电流,非常适合以极小功耗驱动大功率 MOSFET(米勒平坦区域上的快速驱动能力) |
输入引脚(HI 和 LI)可以直接处理 –10VDC 至 20VDC 范围 | 具备增强的稳健性且能够处理下冲和过冲,从而可以直接连接到栅极驱动变压器,而无需使用整流二极管。 |
120V 内部自举二极管 | 可提供电压裕度,以满足浪涌要求 |
开关节点(HS 引脚)能够在 100ns 内处理 -(28-VDD)V 绝对最大值 | 让高侧通道获得额外保护,以避免受到寄生电感和杂散电容引起的固有负电压的影响 |
可处理电压尖峰的强大 ESD 电路 | 出色的大 dV/dT 条件抗扰度 |
20ns 传播延迟,以及 7.2ns 上升时间和 5.5ns 下降时间 | 出色的开关特性和极低脉冲传输失真 |
启用/禁用功能 | 针对不同的系统状态(如上电时序控制)提供额外的驱动器控制,并在禁用时提供低静态电流消耗 |
通道间的延迟匹配时间为 4ns(典型值) | 避免电桥中的变压器伏秒偏移 |
具有更高迟滞的 TTL 优化阈值 | 模拟或数字 PWM 控制器的补充;更高迟滞可提供更强的抗噪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