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WN5 June 2024 TMUX1308A-Q1 , TMUX1309A-Q1
PRODUCTION DATA
本资源的原文使用英文撰写。 为方便起见,TI 提供了译文;由于翻译过程中可能使用了自动化工具,TI 不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为确认准确性,请务必访问 ti.com 参考最新的英文版本(控制文档)。
TMUX1308A-Q1 和 TMUX1309A-Q1 为通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多路复用器 (MUX)。TMUX1308A-Q1 是 8:1 单通道(单端)多路复用器,而 TMUX1309A-Q1 是 4:1 双通道(差分)多路复用器。这些器件可在源极 (Sx) 和漏极 (Dx) 引脚上支持从 GND 到 VDD 范围的双向模拟和数字信号。
TMUX13xxA-Q1 器件具有内部注入电流控制功能,从而无需外部二极管和电阻器网络(通常用于保护开关并使输入信号保持在电源电压范围之内)。内部注入电流控制电路允许禁用或启用的信号路径上的信号超过电源电压。电压高于 VDD 的禁用通道不会影响已启用信号路径的信号。此外,TMUX13xxA-Q1 器件没有到电源引脚的内部二极管路径,从而消除了损坏连接到电源引脚的元件或为电源轨提供意外电源的风险。由于这些特性,输入侧的 RC 网络可以减少,从而允许使用小得多的限流电阻器,这可能会对斜坡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所有逻辑输入均具有兼容 1.8V 逻辑的阈值,当器件在有效电源电压下运行时,这些阈值支持 TTL 和 CMOS 逻辑兼容性。失效防护逻辑电路允许先在控制引脚上施加电压,然后在电源引脚上施加电压,从而保护器件免受潜在的损害。
产品 | 说明 | |
---|---|---|
TMUX1308A-Q1 | 8:1 单通道单端多路复用器 | |
TMUX1309A-Q1 | 4:1 双通道差分多路复用器 |
引脚 | 类型(1) | 说明(2) | |
---|---|---|---|
名称 | 编号 | ||
S4 | 1 | I/O | 源极引脚 4。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6 | 2 | I/O | 源极引脚 6。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D | 3 | I/O | 漏极引脚(公共)。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7 | 4 | I/O | 源极引脚 7。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5 | 5 | I/O | 源极引脚 5。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EN | 6 | I | 低电平有效逻辑输入。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所有开关都关闭。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A[2:0] 地址输入确定哪个开关导通,如节 8.5 所示。 |
N.C. | 7 | 未连接 | 无内部连接。 |
GND | 8 | P | 接地 (0V) 基准 |
A2 | 9 | I | 地址线 2。控制开关配置,如节 8.5 所示。 |
A1 | 10 | I | 地址线 1。控制开关配置,如节 8.5 所示。 |
A0 | 11 | I | 地址线 0。控制开关配置,如节 8.5 所示。 |
S3 | 12 | I/O | 源极引脚 3。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0 | 13 | I/O | 源极引脚 0。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1 | 14 | I/O | 源极引脚 1。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2 | 15 | I/O | 源极引脚 2。信号路径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VDD | 16 | P | 正电源。该引脚是正电源电势最高的引脚。为了实现可靠运行,应在 VDD 和 GND 之间连接一个 0.1µF 至 10µF 的去耦电容器。 |
散热焊盘 | — | 连接了导电芯片的外露散热焊盘。无需焊接此焊盘。如果已连接,则应将其保持悬空或连接到接地端。 |
引脚 | 类型(1) | 说明(2) | |
---|---|---|---|
名称 | 编号 | ||
S0B | 1 | I/O | 多路复用器 B 的源极引脚 0。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2B | 2 | I/O | 多路复用器 B 的源极引脚 2。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DB | 3 | I/O | 多路复用器 B 的漏极引脚(公共)。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3B | 4 | I/O | 多路复用器 B 的源极引脚 3。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1B | 5 | I/O | 多路复用器 B 的源极引脚 1。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EN | 6 | I | 低电平有效逻辑输入。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所有开关都关闭。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A[1:0] 地址输入确定闭合哪个开关。 |
N.C. | 7 | 未连接 | 无内部连接。 |
GND | 8 | P | 接地 (0V) 基准 |
A1 | 9 | I | 地址线 1。控制开关配置,如节 8.5 所示。 |
A0 | 10 | I | 地址线 0。控制开关配置,如节 8.5 所示。 |
S3A | 11 | I/O | 多路复用器 A 的源极引脚 3。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0A | 12 | I/O | 多路复用器 A 的源极引脚 0。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DA | 13 | I/O | 多路复用器 A 的漏极引脚(公共)。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1A | 14 | I/O | 多路复用器 A 的源极引脚 1。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S2A | 15 | I/O | 多路复用器 A 的源极引脚 2。可以是输入或输出。 |
VDD | 16 | P | 正电源。该引脚是正电源电势最高的引脚。为了实现可靠运行,应在 VDD 和 GND 之间连接一个 0.1µF 至 10µF 的去耦电容器。 |
散热焊盘 | — | 连接了导电芯片的外露散热焊盘。无需焊接此焊盘。如果已连接,则应将其保持悬空或连接到接地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