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SS44 june   2023 INA351A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修订历史记录
  6. 器件比较表
  7. 引脚配置和功能
  8. 规格
    1. 7.1 绝对最大额定值
    2. 7.2 ESD 等级
    3. 7.3 建议运行条件
    4. 7.4 热性能信息
    5. 7.5 电气特性
    6. 7.6 典型特性
  9. 详细说明
    1. 8.1 概述
    2. 8.2 功能方框图
    3. 8.3 特性说明
      1. 8.3.1 增益设置
        1. 8.3.1.1 增益误差和漂移
      2. 8.3.2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3. 8.3.3 EMI 抑制
      4. 8.3.4 典型规格与分布
      5. 8.3.5 电气过应力
    4. 8.4 器件功能模式
  10. 应用和实施
    1. 9.1 应用信息
      1. 9.1.1 基准放大器
      2. 9.1.2 输入偏置电流返回路径
    2. 9.2 典型应用
      1. 9.2.1 电阻式电桥压力传感器
        1. 9.2.1.1 设计要求
        2. 9.2.1.2 详细设计过程
        3. 9.2.1.3 应用曲线
    3. 9.3 电源相关建议
    4. 9.4 布局
      1. 9.4.1 布局指南
      2. 9.4.2 布局示例
  11. 10器件和文档支持
    1. 10.1 器件支持
      1. 10.1.1 开发支持
        1. 10.1.1.1 PSpice® for TI
    2. 10.2 文档支持
      1. 10.2.1 相关文档
    3. 10.3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4. 10.4 支持资源
    5. 10.5 商标
    6. 10.6 静电放电警告
    7. 10.7 术语表
  12. 11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基准放大器

INA351A 的输出电压是根据 A_OUT 引脚上的电压确定的。A_OUT 引脚上的电压会设置仪表放大器 OUT 引脚的共模电压。在具有双极输入的单电源运行中,将输出共模设置为精确的 1/2 Vs 电平非常有用,并且是必需的(例如,在 5.5V 电源环境中为 2.75V),可确保输出信号的正负摆幅保持相同比例。以往,这是通过电源的电阻分压器和外部基准缓冲器来实现的。

在 INA351A 中,基准放大器集成在片上,只需从电源获取电阻分压器即可。这样,可在 G = 1 下连接基准放大器,如图 9-1 所示,以便在内部为 INA 以及外部使用的附加电路提供缓冲基准电压。

此外,INA351A 还包含一种配置,可添加针对外部直流偏移、传感器漂移以及内部 INA 偏移漂移的基于伺服环路的校准。这是使用内部基准放大器和三个外部无源器件(R1、R2 和 C2)实现的,如图 9-2 所示。电阻器 R2 相对于 R1 的比率会设置校准环路中的增益,以衰减直流周围较低频率下的直流误差。在较高频率下,电容器 C2 将 R2 短路以将基准缓冲器置于 G = 1。这使得仪表放大器的输入差分电压能够在较高频率下影响 INA 输出,而伺服环路中的基准放大器会在较低频率下影响直流周围的 INA 输出。应注意限制伺服环路中的增益,以保持足够的稳定性。此外,C2、R2 的值应根据 INA 输入端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选择。现在,校准后产生的残余直流误差将是基准放大器本身的误差,与仪表放大器传感器的较高直流失调电压相比,这一误差很小。

GUID-20230527-SS0I-KJJK-PGBN-BK4NNPVWJHJV-low.svg图 9-1 基准缓冲器配置中的 INA351A
GUID-20230527-SS0I-TXH9-DWHV-JPLQKKTRHJKM-low.svg图 9-2 INA351A 伺服环路校准配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