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A020 march   2023

 

  1.   1

本應用簡介將說明低功率隔離式拓撲的重要元件:返馳轉換器。此拓撲的最大可實現輸出功率通常在 100 W 範圍內。若輸出功率高於此等級,使用正向拓撲將可提供較好效率。這些拓撲是本系列下個章節主題。

返馳式轉換器

返馳拓撲可將輸入電壓升壓和降壓,產生可為正或負的隔離式輸出電壓。當開關 Q1 導通時,能量會儲存在耦合電感器的氣隙中,通常稱為返馳變壓器。當開關 Q1 停止導通,能量則會傳送到輸出端。圖 1 是非同步返馳轉換器的電路圖。


GUID-20230309-SS0I-LRSG-5DT9-V5WGSJSV562H-low.svg

圖 1 非同步返馳轉換器電路圖

方程式 1 計算連續傳導模式 (CCM) 下的工作週期計算。

方程式 1. D = V O U T + V f   ×   n p n s V I N + V O U T + V f   ×   n p n s

方程式 2 計算最大金屬氧化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MOSFET) 應力。

方程式 2. VQ1=VIN+VOUT+Vf×npns

其中

  • VIN 為輸入電壓
  • VOUT 為輸出電壓
  • Vƒ 為二極體正向電壓
  • np / ns 是耦合電感器的匝比

耦合電感器的非完美耦合會因儲存在洩漏電感中的能量過多,造成額外電壓突波。因此請為 Q1 選擇含合理裕度的額定電壓。箝位電路通常可減少電壓突波,並需消耗過多能源。一般會讓過衝達反射電壓的 50%,以提供儲存能源的適當整流至輸出端。

方程式 3 可算出最大二極體應力。

方程式 3. VD1=VOUT+ VIN×nsnp

其中

  • VIN 為輸入電壓
  • VOUT 為輸出電壓
  • np / ns 是耦合電感器的匝比

由於轉換器將能量傳送至二次側的方式,因此返馳轉換器兩端都有脈衝電流。此將導致轉換器兩端出現相當高的電壓漣波。為了符合電磁相容性,可能需要進行額外輸入濾波。如果轉換器需要供應非常敏感的負載,輸出端的第二級濾波器可幫助抑制輸出電壓漣波。

運用升壓或通用脈衝寬度調變控制器即可建立返馳轉換,因為轉換器只需要低側閘極驅動器。若為低輸出功率,升壓轉換器積體電路 (IC) (搭載整合式 MOSFET) 為可行選項。

就動態行為而言,隔離式回饋路徑和右半平面零 (RHPZ) 中的光耦合器是返馳轉換器可實現調節頻寬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回饋路徑中沒有光耦合器,或是頻寬大於 RHPZ 頻率,可達的最大頻寬將約是 RHPZ 頻率的五分之一。但大多數設計皆偏向選擇 RHPZ 頻率的十分之一,以提供足夠的相位與增益裕度。方程式 4 可計算返馳轉換器傳輸功能的單 RHPZ 頻率。

方程式 4. fRHPZ=VOUT × 1-D22×π×D×Lpnpns2 × IOUT

其中

  • VOUT 為輸出電壓
  • D 是工作週期
  • IOUT 為輸出電流
  • Lp 是耦合電感器的主要電感
  • np / ns 是耦合電感器的匝比

圖 2圖 7 顯示非同步返馳轉換器中 FET Q1、主要電感器 Np 和二極體 D1 在 CCM 下的電壓和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KQ6C-Z2CM-M3VRF4QBHCHC-low.svg

圖 2 CCM 下的返馳 FET Q1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D3FT-TDDQ-BLWCGXH5LKKS-low.svg

圖 4 CCM 下的返馳主要電感器 Np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TWBF-F7RK-60932MLLQHBM-low.svg

圖 6 CCM 下的返馳二極體 D1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FB0T-QMHL-5NJ3WGLNR4X3-low.svg

圖 3 CCM 下的返馳 FET Q1 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FB0T-QMHL-5NJ3WGLNR4X3-low.svg

圖 5 CCM 下的返馳主要電感器 Np 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5TVX-K4R8-635GPKHS30ZV-low.svg

圖 7 CCM 下的返馳二極體 D1 電流波形

低功耗或低輸出電流返馳轉換器通常設計成在非連續導通模式 (DCM) 下運作,以將變壓器尺寸、重量和成本降到最低。此方法的另一個優點是 RHPZ 頻率會移至大於 100 kHz 的區域,可提供比在 CCM 下更高的調節頻寬。

方程式 5 計算 DCM 下的工作週期。

方程式 5. D = f s w i t c h × 2 × I O U T × L p × V O U T   +   V f f s w i t c h   ×   V I N 2

其中

  • ƒswitch 是切換頻率
  • VIN 為輸入電壓
  • VOUT 為輸出電壓
  • Vƒ 為二極體正向電壓
  • IOUT 為輸出電流
  • Lp 是耦合電感器的主要電感

圖 8圖 13 顯示非同步返馳轉換器中 FET Q1、主要電感器 Np 和二極體 D1 在 DCM 下的電壓和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11WP-FR3B-QQHDVMQS0VVN-low.svg

圖 8 DCM 下的返馳 FET Q1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2FWG-FZRJ-PPL3GPHJPDGM-low.svg

圖 10 DCM 下的返馳主要電感器 Np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ZB1L-L801-5HKVDZQ1NWVR-low.svg

圖 12 DCM 下的返馳二極體 D1 電壓波形

GUID-20230309-SS0I-NPCH-XLZ3-42LDVD7MZVHK-low.svg

圖 9 DCM 下的返馳 FET Q1 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NPCH-XLZ3-42LDVD7MZVHK-low.svg

圖 11 DCM 下的返馳主要電感器 Np 電流波形

GUID-20230309-SS0I-D8L4-FVKM-F5T9XFVNFWC4-low.svg

圖 13 DCM 下的返馳二極體 D1 電流波形

輸出電壓調節概念

視應用而定,共有兩種不同選項可將隔離式輸出電壓回饋至一次側的控制器:

  • 二次側調節 (SSR),通常會使用光耦合器將回饋資訊從二次側傳輸至一次側。光耦合器的頻寬有限,當 RHPZ 頻率相當高時,可能會影響最大可實現調節頻寬。光耦合器中玻璃鈍化的老化影響在某些應用中可能會造成損害。這些應用則需採用一次側調節或隔離式放大器電路。
  • 一次側調節 (PSR) 需仰賴一次側的可用資訊,例如輔助返馳變壓器繞組的整流電壓。調節準確度則取決於二級繞組與輔助繞組間的耦合。建議使用 > 99% 的耦合係數,以獲得良好輸出調節。輔助繞組可允許最少 5 mA 至 10 mA 的負載電流,以獲得良好的雜訊抗擾性及調節。其他有些概念只分析及使用主要繞組的反射電壓進行調節,因此若輸入能以有效率的方式供應控制器,即可淘汰輔助繞組。使用一次側穩壓時,二次整流器的壓降會隨負載電流變化。除非 IC 具備專用的整合功能,否則控制 IC 將無法補償此效應。當二次電流下降到 0 A時,TI 的控制器會在消磁時間結束時採集電壓取樣。此將消除二極體壓降的影響,因爲二極體不會導通任何電流。一個優異的非同步一次側調節設計若沒有這種功能,負載和輸入電壓範圍中的輸出電壓會有 ±5% 偏差。

在耦合電感器中增加額外二次繞組,則可利用返馳產生多重隔離輸出。但如果這些多重輸出也彼此隔離,則只有其中一個輸出能夠被適當調節。多數設計皆偏向選擇具最高電流等級的繞組,以達到令人滿意的調節結果。

我們建議在負載電流超過 2 A 時使用同步整流,特別是當需要很高效率或需避免外部散熱器時。同步整流器可由一次側控制,也可採用自我驅動概念,後者通常是較符合成本效益的選擇。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