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的原文使用英文撰写。 为方便起见,TI 提供了译文;由于翻译过程中可能使用了自动化工具,TI 不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为确认准确性,请务必访问 ti.com 参考最新的英文版本(控制文档)。
ISO14xx 器件是适用于 TIA/EIA RS-485 和 RS-422 应用的电隔离式差分线路收发器。这些抗噪声收发器设计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这些器件的总线引脚可承受高级别的 IEC 静电放电 (ESD) 和 IEC 电子快速瞬变 (EFT) 事件,无需在总线上使用额外元件进行系统级保护。这些器件可提供基础型和增强型隔离(请参阅增强型和基础型隔离选项)。
器件型号 | 封装(1) | 封装尺寸(2) |
---|---|---|
ISO1410、ISO1410B | SOIC (16) | 10.30mm × 10.30mm |
ISO1412、ISO1412B | ||
ISO1430、ISO1430B | ||
ISO1432、ISO1432B | ||
ISO1450、ISO1450B | ||
ISO1452、ISO1452B |
特性 | ISO14xx | ISO14xxB |
---|---|---|
保护级别 | 增强型 | 基础型 |
符合 VDE 标准的浪涌测试电压 | 10000VPK | 6000VPK |
符合 UL 标准的隔离等级 | 5000VRMS | 5000VRMS |
符合 VDE 标准的工作电压 | 1060VRMS / 1500VPK |
1060VRMS / 1500VPK |
这些器件用于长距离通信。隔离会破坏通信节点之间的接地回路,从而获得更大的共模电压范围。经测试,每个器件的对称隔离栅可在总线收发器和逻辑电平接口之间按照 UL 1577 标准提供为时 1 分钟的 5000V RMS 隔离。
ISO14xx 器件可由 1 侧的 1.71V 至 5.5V 电压供电运行,此电压范围使器件能够与低压 FPGA 和 ASIC 连接。2 侧上具有 3V 至 5.5V 的宽电源电压范围,因此无需在隔离侧提供稳压电源。这些器件支持 -40°C 至 125°C 的宽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下表概述了可用于该系列器件的选项。
器件 | 隔离 | 双工 | 数据速率 | 封装 |
---|---|---|---|---|
ISO1410、ISO1410B | 增强型、基础型 | 半双工 | 500Kbps | 16 引脚 DW |
ISO1412、ISO1412B | 全双工 | 500Kbps | 16 引脚 DW | |
ISO1430、ISO1430B | 半双工 | 12Mbps | 16 引脚 DW | |
ISO1432、ISO1432B | 全双工 | 12Mbps | 16 引脚 DW | |
ISO1450、ISO1450B | 半双工 | 50Mbps | 16 引脚 DW | |
ISO1452、ISO1452B | 全双工 | 50Mbps | 16 引脚 DW |
引脚 | 类型(1) | 说明 | |
---|---|---|---|
名称 | 编号 | ||
A | 14 | I | 总线侧接收器非反相输入 |
B | 13 | I | 总线侧接收器反相输入 |
D | 6 | I | 驱动器输入 |
DE | 5 | I | 驱动器使能。该引脚在高电平时启用驱动器输出,在低电平或开路时禁用驱动器输出。 |
GND1(2) | 2 | — | VCC1 的接地连接 |
GND1(2) | 8 | — | VCC1 的接地连接 |
GND2(2) | 9 | — | VCC2 的接地连接 |
GND2(2) | 15 | — | VCC2 的接地连接 |
NC(3) | 7 | — | 无内部连接 |
NC(3) | 10 | — | 无内部连接 |
R | 3 | O | 接收器输出 |
RE | 4 | I | 接收器启用。该引脚在高电平或开路时禁用接收器输出,在低电平时启用接收器输出。 |
VCC1 | 1 | — | 逻辑侧电源 |
VCC2 | 16 | — | 接收器侧电源 |
Y | 11 | O | 驱动器同相输出 |
Z | 12 | O | 驱动器反相输出 |
引脚 | 类型(1) | 说明 | |
---|---|---|---|
名称 | 编号 | ||
A | 12 | I/O | 总线侧收发器非反相输入或输出 (I/O) |
B | 13 | I/O | 总线侧收发器反相输入或输出 (I/O) |
D | 6 | I | 驱动器输入 |
DE | 5 | I | 驱动器使能。该引脚在高电平时启用驱动器输出,在低电平或开路时禁用驱动器输出。 |
GND1(2) | 2 | — | VCC1 的接地连接 |
GND1(2) | 8 | — | VCC1 的接地连接 |
GND2(2) | 9 | — | VCC2 的接地连接 |
GND2(2) | 15 | — | VCC2 的接地连接 |
NC(3) | 7 | — | 无内部连接 |
NC(3) | 10 | — | 无内部连接 |
NC(3) | 11 | — | 无内部连接 |
NC(3) | 14 | — | 无内部连接 |
R | 3 | O | 接收器输出 |
RE | 4 | I | 接收器启用。该引脚在高电平或开路时禁用接收器输出,在低电平时启用接收器输出。 |
VCC1 | 1 | — | 逻辑侧电源 |
VCC2 | 16 | — | 接收器侧电源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VCC1 | 电源电压,1 侧 | -0.5 | 6 | V |
VCC2 | 电源电压,2 侧 | -0.5 | 6 | V |
VIO | 逻辑电压电平(D、DE、RE、R) | -0.5 | VCC1+0.5(3) | V |
IO | R 引脚上的输出电流 | -15 | 15 | mA |
VBUS | 总线引脚(A、B、Y、Z,以 GND2 为基准)上的电压 | -18 | 18 | V |
TJ | 结温 | -40 | 150 | ℃ |
TSTG | 贮存温度 | -65 | 150 | ℃ |
值 | 单位 | |||
---|---|---|---|---|
V(ESD) | 接触放电,符合 IEC 61000-4-2 标准 | 引脚总线端子和 GND2 | ±16000 | V |
V(ESD) | 接触放电,符合 IEC 61000-4-2 标准 | ISO141x、引脚总线端子和 GND1(穿过隔离栅) | ±8000 | V |
V(ESD) | 接触放电,符合 IEC 61000-4-2 标准 | ISO143x、引脚总线端子和 GND1(穿过隔离栅) | ±8000 | V |
V(ESD) | 静电放电 人体放电模型 (HBM),符合 ANSI/ESDA/JEDEC JS-001 标准 | 除总线引脚外的所有引脚(1) | ±6000 | V |
总线端子至 GND2(1) | ±30000 | V | ||
静电放电 充电器件模型 (CDM),符合 JEDEC 规范 JESD22-C101 | 所有引脚(2) | ±1500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VCC1 | 电源电压,1 侧,1.8V 工作电压 | 1.71 | 1.89 | V |
电源电压,1 侧,2.5V、3.3V 和 5.5V 工作电压 | 2.25 | 5.5 | V | |
VCC2 | 电源电压,2 侧 | 3 | 5.5 | V |
VI | 任何总线端子上的共模电压:A 或 B | -7 | 12 | V |
VIH | 高电平输入电压(D、DE、RE 输入) | 0.7*Vcc1 | Vcc1 | V |
VIL | 低电平输入电压(D、DE、RE 输入) | 0 | 0.3*Vcc1 | V |
VID | 差分输入电压,A,以 B 为基准 | -15 | 15 | V |
IO | 输出电流、驱动器 | -60 | 60 | mA |
IOR | 接收器输出电流 | -4 | 4 | mA |
RL | 差分负载电阻 | 54 | Ω | |
1/tUI | 信令速率 ISO141x | 500 | kbps | |
1/tUI | 信令速率 ISO143x | 12 | Mbps | |
1/tUI | 信令速率 ISO145x | 50 | Mbps | |
TA | 工作环境温度 | -40 | 125 | °C |
热指标(1) | ISO14xx | 单位 | |
---|---|---|---|
DW (SOIC) | |||
16 引脚 | |||
RθJA | 结至环境热阻 | 67.9 | °C/W |
RθJC(top) | 结至外壳(顶部)热阻 | 27.7 | °C/W |
RθJB | 结至电路板热阻 | 29.4 | °C/W |
ψJT | 结至顶部特征参数 | 12.9 | °C/W |
ψJB | 结至电路板特征参数 | 28.8 | °C/W |
RθJC(bot) | 结至外壳(底部)热阻 | — | °C/W |
参数 | 测试条件 | 最小值 | 典型值 | 最大值 | 单位 | |
---|---|---|---|---|---|---|
ISO1410_ISO1412 | ||||||
PD | 最大功耗(两侧) | VCC1 = VCC2 = 5.5V、TJ = 150°C、A-B 负载 = 54Ω ||50pF,R=15pF 上的负载 在 VDE=VCC1、VRE=GND1 的情况下,向 D 引脚输入 250kHz 50% 占空比方波 | 556 | mW | ||
PD1 | 最大功耗(1 侧) | 28 | mW | |||
PD2 | 最大功耗(2 侧) | 528 | mW | |||
ISO1430_ISO1432 | ||||||
PD | 最大功耗(两侧) | VCC1 = VCC2 = 5.5V、TJ = 150°C、A-B 负载 = 54Ω ||50pF,R=15pF 上的负载 在 VDE=VCC1、VRE=GND1 的情况下,向 D 引脚输入 6MHz 50% 占空比方波 | 352 | mW | ||
PD1 | 最大功耗(1 侧) | 33 | mW | |||
PD2 | 最大功耗(2 侧) | 319 | mW | |||
ISO1450_ISO1452 | ||||||
PD | 最大功耗(两侧) | VCC1 = VCC2 = 5.5V、TJ = 150°C、A-B 负载 = 54Ω ||50pF,R=15pF 上的负载 在 VDE=VCC1、VRE=GND1 的情况下,向 D 引脚输入 25MHz 50% 占空比方波 | 588 | mW | ||
PD1 | 最大功耗(1 侧) | 49 | mW | |||
PD2 | 最大功耗(2 侧) | 539 | mW |
参数 | 测试条件 | 规格 | 单位 | |
---|---|---|---|---|
DW-16 | ||||
IEC 60664-1 | ||||
CLR | 外部间隙(1) | 1 侧到 2 侧的空间距离 | >8 | mm |
CPG | 外部爬电距离(1) | 1 侧到 2 侧的封装表面距离 | >8 | mm |
DTI | 绝缘穿透距离 | 最小内部间隙 | >17 | µm |
CTI | 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 IEC 60112;UL 746A | >600 | V |
材料组 | 符合 IEC 60664-1 | I | ||
过压类别 | 额定市电电压 ≤ 600VRMS | I-IV | ||
额定市电电压 ≤ 1000VRMS | I-III | |||
DIN VDE V 0884-11:2017-01(2) | ||||
VIORM | 最大重复峰值隔离电压 | 交流电压(双极) | 1500 | VPK |
VIOWM | 最大工作隔离电压 | 交流电压(正弦波);时间依赖型电介质击穿 (TDDB) 测试;请参阅图 10-7 | 1060 | VRMS |
直流电压 | 1500 | VDC | ||
VIOTM | 最大瞬态隔离电压 | VTEST = VIOTM,t = 60s(鉴定测试);VTEST = 1.2 × VIOTM,t = 1s(100% 生产测试) | 7071 | VPK |
VIOSM | 最大浪涌隔离电压 ISO141x(3) | 符合 IEC 62368-1 的测试方法,1.2/50µs 波形,VTEST = 1.6 × VIOSM = 10000VPK(鉴定测试) | 6250 | VPK |
最大浪涌隔离电压 ISO141xB(3) | 符合 IEC 62368-1 的测试方法,1.2/50µs 波形,VTEST = 1.3 × VIOSM = 6000VPK(鉴定) | 4615 | VPK | |
qpd | 视在电荷(4) | 方法 a:I/O 安全测试子组 2/3 后,Vini = VIOTM,tini = 60s;Vpd(m) = 1.2 × VIORM,tm = 10s | ≤ 5 | pC |
方法 a:环境测试子组 1 后,Vini = VIOTM,tini = 60s; ISO14xx:Vpd(m) = 1.6 × VIORM,tm = 10s ISO14xxB:Vpd(m) = 1.2 × VIORM,tm = 10s | ≤ 5 | |||
方法 b1:常规测试(100% 生产测试)和预调节(类型测试),Vini = VIOTM,tini = 1s; ISO14xx:Vpd(m) = 1.875 × VIORM,tm = 1 s ISO14xxB:Vpd(m) = 1.5 × VIORM,tm = 1s | ≤ 5 | |||
CIO | 势垒电容,输入至输出(5) | VIO = 0.4 × sin (2 πft),f = 1MHz | 1 | pF |
RIO | 隔离电阻,输入至输出(5) | VIO = 500V,TA = 25°C | > 1012 | Ω |
VIO = 500V,100°C ≤ TA ≤ 150°C | > 1011 | |||
VIO = 500V,TS = 150°C | > 109 | |||
污染等级 | 2 | |||
气候类别 | 40/125/21 | |||
UL 1577 | ||||
VISO | 可承受的隔离电压 | VTEST = VISO,t = 60s(鉴定测试); VTEST = 1.2 × VISO,t = 1s(100% 生产测试) | 5000 | VRMS |
VDE | CSA | UL | CQC | TUV |
---|---|---|---|---|
根据 DIN VDE V 0884-11:2017-01 进行了认证 | 根据 IEC 60950-1、IEC 62368-1 和 IEC 60601-1 进行了认证 | 在 UL 1577 组件认证计划下进行了认证 | 根据 GB4943.1-2011 进行了认证 | 根据 EN 61010-1:2010/A1:2019、EN 60950-1:2006/A2:2013 和 EN 62368-1:2014 进行了认证 |
最大瞬态隔离电压, 7071VPK; 最大重复峰值隔离电压, 1500VPK; 最大浪涌隔离电压, ISO141x、ISO143x、ISO145x:6250VPK(增强型) ISO141xB、ISO143xB、ISO145xB:4600VPK(基础型) | CSA 60950-1-07+A1+A2,IEC 60950-1 第 2 版 +A1+A2,CSA 62368-1-14 和 IEC 62368-1 第 2 版,污染等级 2,材料组 I ISO141x、ISO143x、ISO145x:800VRMS 增强型隔离 ISO141xB、ISO143xB、ISO145xB:800VRMS 基础型隔离 ---------------- CSA 60601- 1:14 和 IEC60601-1 版本3.1, ISO141x、ISO143x、ISO145x:2 MOPP(患者保护方法)250VRMS(354VPK)最大工作电压 | 单一保护, 5000VRMS | 增强型绝缘,海拔 ≤ 5000m,热带气候, 700VRMS 最大工作电压 | EN 61010-1:2010 /A1:2019 ISO141x、ISO143x、ISO145x:600VRMS 增强型隔离 ISO141xB、ISO143xB、ISO145xB:1000VRMS 基础型隔离 ---------------- EN 60950-1:2006/A2:2013 和 EN 62368-1:2014 ISO141x、ISO143x、ISO145x:800VRMS 增强型隔离 ISO141xB、ISO143xB、ISO145xB:1060VRMS 基础型隔离 |
增强型证书:40040142 基础型证书:40047657 | 主合同编号: 220991 | 文件编号:E181974 | 证书编号:CQC15001121716 | 客户端 ID 编号:77311 |